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22 07:5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喷薄(bé)   驱逐(qū)
B.迷惘(wǎng)
簇新(cù)
熏黑(xūn)
胚芽(péi)
C.干瘪(biě)
勒进(lēi)
蜗行(wō)
隧洞(suí)
D.嘶哑(sī)
黝黑(yǒu)
颤抖(chàn)
虔信(qián)
2.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淤滩    蓬蒿    憔悴    瞰望
B.灰烬
汹涌
疲惫
慰籍
C.晨曦
镶嵌
惦念
富饶
D.驱逐
蝼蚁
深邃
坟墓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4.按要求修改下面的习作片段。(4分)
学校,礼堂,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正在进行。
围绕“未来智能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诗人”这一辩题,正方代表率先发言:“以后人类诗人将被机器人诗人所取代。机器人‘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已经出版了。【甲】这说明机器人通过学习,可以迅速地掌握写作诗歌的能力,创作出大量和辙押韵的诗歌。”
“不可能!机器人诗人是不可能取代人类诗人的!机器人写诗,不是创作,只是套用和拼凑已有的诗歌。【乙】__________”
双方队员唇枪舌剑,我完全被吸引了。是呀,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我陷入了沉思……
(1)文中【甲】句有两处错误,请分别改正。(2分)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文中【乙】处需要补写一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训练多了也就会了。
B.这就像鹦鹉学舌一样,说得再好,也只是模仿。
C.这就像熟能生巧一样,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写得好。
D.这就像邯郸学步一样,一味地模仿,以致四不像了。
5.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朦胧诗派代表诗人
B.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戴望舒——《大堰河——我的保姆》——雨巷诗人
D.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6.汉字是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它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无穷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很多汉字,从它的字形就可以看出人生真谛。请仿照示例,从下面四个汉字中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它蕴含的深刻道理。(4分)
舒  道  夸  海
示例:路——就在各自的足下
“路”字的左边是一个“?”,右边是一个“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下,所以,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人生之路来,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别人。
7.诗文默写。(8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艾青《我爱这土地》)
(2)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3)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4)《我爱这土地》中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眷恋且隐含献身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B.《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9.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1)上面三个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既是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__________。(均填写序号)(2分)
(2)在上面传统节日形象标志中任选其一作简要介绍,并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分析这一形象标志的寓意。(3分)
【链接材料】民族的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用具有民俗感的符号体现隆重的节日,给每个节日赋予了美的精神,是文化灵魂的一种凝聚。
二、阅读探究(34分)
(一)(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0.从题材上来讲,这是一首________词。词的上片着重描写了送别时的情景,下片借“惜________”表达了“惜________”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的________________。(4分)
11.“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写法特别巧妙,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2分)
(二)(10分)
思 念
舒 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2.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茫然、苦恼、惆怅、焦灼等情思。(4分)
13.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4分)
(1)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2)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14.请你简要分析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三)(18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 怡
①十个月时,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扬扬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的意思,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我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怆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5.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蒙眬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的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16.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学前,爸爸引导“我”理解《示儿》一诗中的句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5分)
三、作文(50分)
20.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______________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章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D 点拨:A项中“喷薄”的“薄”应读“bó”;B项中“胚芽”的“胚”应读“pēi”;C项中“隧洞”的“隧”应读“suì”。
2.B 点拨:B项中“慰籍”的“籍”应为“藉”。
3.D 点拨:这道题在一个语段中综合考查了两字词语、成语和关联词。“如释重负”不会“虚度”,因此第一个空填“索然无味”,第二个空要填一个谓语动词,和“浪花”搭配的只能是“激起”,第三个空是解释原因的,因此填“因为”,“过程”是“精彩”的,因此第四个空填“精彩”,选D。
4.(1)能力 本领 和 合
(2)B
5.C 点拨:《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作品,应改为《我用残损的手掌》。
6.示例一:舒——舍得给予,就能快乐
“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示例二:道——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
“道”字,由一个走之和一个首要的“首”字组成。这告诉我们,要走出一条人生之“道”来,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
7.(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一湾浅浅的海峡
(3)相期邈云汉
(4)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5)示例:①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②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8.B 点拨:“李逵”的绰号是“黑旋风”,“粗中有细”也不是李逵的性格特点。
9.(1)②③① ②
(2)示例一:①标志以嫦娥奔月为设计元素,还原了中秋赏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间活动,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
示例二:②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
示例三:③画面由粽子形的山、龙舟、图章和书法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趋利辟邪、一帆风顺,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
二、(一)10.送别 春 别 美好祝愿
11.这两句一语双关,既指友人所去的浙东的秀丽山水,又描绘了送别时脉脉含情的神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惜别。
(二)12.挂图 代数 独弦琴 桨橹
13.(1)比喻时间缓慢。
(2)比喻距离遥远。
14.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等,全部发自内心,缘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三)15.B
16.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点拨:第④段父亲高兴得流泪是因为“我”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了。
17.(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一首诗
(3)上学后,爸爸引导“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情感
18.(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2)爸爸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19.爸爸教“我”的诗使“我”永生难忘,这些诗中蕴含的精神情怀影响了“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之情。
点拨: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要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本句表明爸爸教“我”的诗里蕴含的精神情怀影响了“我”的一生。
三、20.思路点拨:写作此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审清题意。1.挖掘“梦”的内涵。“梦”即“梦想”,是一种愿望,在别人看来甚至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梦基于主观的渴望,是完美的理想。在立意时,我们须将其定位为一种积极、美好的精神追求,以此作为文章的支柱。比如,将获得成功、实现事业理想、完成人生规划等作为自己的梦想。2.着眼“追逐梦”。如果光有梦想,没有付诸行动,那充其量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写作时,我们应以“追逐”为文章的落脚点,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阐明一个人有梦想固然重要,但付诸行动更重要的道理。要想美梦成真,就要立即行动、坚持不懈,这样才会快速地接近梦想,获得成功。
二、酝酿结构。我们可从以下几点来把握:1.记叙文:可以“追梦”过程为叙事脉络,陈述自己或他人的追梦历程。2.抒情类散文: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清,采用并列式、层进式等结构,或以“空想”和“追梦”对举,或以“设梦”“追梦”“完梦”递进,在抒情达意的过程中,将文章主题诠释清楚。3.议论文:在明确中心的基础上,按照“为什么要追逐梦想——怎样追逐梦想——追逐梦想的结果”的内在逻辑顺序,采用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等论证结构,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等论证方法,条分缕析地阐释主题。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