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9-22 09:45:48

文档简介

练习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2,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集合相关的知识,进一步掌握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练习中再次经历简单的集合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及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组织指导练习学法: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三(1)班喜欢绘画、游泳的学生名单绘画李丹王晓东路帅张林刘阳胡俊豪吴新游泳吴新张林朱明明李晓路帅赵瑶王军李丹刘心雨参加这两个项目的共有多少人?小结:认真弄清题意,明确会出现的情况,集合问题一定不要忘记公共部分的存在。
指导练习
1.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1)先认真思考读题,仔细分析,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有用的信息?学生思考,小组间互相交流。要求商店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学生讨论交流,并计算出结果,组内订正。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学生小组讨论,指名汇报。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1)要求学生依次将名字填入圆圈中,既会跳舞又会唱歌的人就填进重叠部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第(2)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3)同桌间根据题意分别提出问题并解答,组内交流答案,互相订正。
提高练习
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第4题要求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通过列表来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5题(1)先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将第(1)题的图补充完整,集体订正。(2)根据第(1)题中的图,完成后面的题目,组内交流。3.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第6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总结回顾
集合的相关练习中,我们怎样才能区分重叠与不重叠?怎么表示最让人便于理解?说一说你的计算和思考过程。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基础训练相关练习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增设的内容,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本单元是关于数学广角——集合的学习,其实是属于小学奥数的一个教学内容,但是现在要拿来面对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无疑是在内容上进行了简化,在教学上要进行细化,不然的话就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单元的集合问题是关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重叠问题,结合生活中的问题,理解起来应该不难。集合思想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和交流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体的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分析生活中的简单的有关重复知识的问题。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验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读取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难点:
会读取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数学广角——集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思。2.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过程与方法:
经历集合及集合圈的认知过程,掌握填写集合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办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读取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教学难点
会读取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学法:观察模仿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小动物们开会了,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蚂蚱、章鱼、虾、青蛙、蜗牛、兔子、乌龟、海鱼、瓢虫。教师:你们知道这些动物都是生活在哪里的吗?(学生回答)教师:对,它们有的生活在水里,有的生活在陆地上,你能把它们分类吗?(全班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教师: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把它们分类呢?相信同学们学过今天的集合就能把它们进行分类了。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分析: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有8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3人。(板书)教师在课件上出示空集合圈,指名说说各部分的意义。板书集合圈。(先填写公共部分,让学生观察)
跳绳的学生
踢毽子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出示各部分的人数,引导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解答:6+5+3=14(人)或9+8-3=14(人)(板书)请学生回答提出上述解决办法的思路和想法。
拓展应用
教材第10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结回

学完本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基础训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子比赛的有8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3人。
跳绳的学生
踢毽子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6+5+3=14(人)或9+8-3=14(人)
杨明
于丽
周晓
刘红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杨明
于丽
周晓
刘红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