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温度》(人教)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设计】《温度》(人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9-22 10: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温度》
本节内容包括温度计原理、摄氏温度、温度计的使用以及生活中体温计。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是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的,它不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制温度计相关器材、广口瓶、细玻璃管、酒精灯、烧杯、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
1.脑补下面两幅图中的场景:
请分别用一个字描述在下面两个场景中你会有的感受。
2.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温水和热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实验:把左手食指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食指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
思考: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吗?
交流讨论:左手、右手的感觉,原来放在热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原来放在冷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讨论哪个手指的感觉是正确的。并交流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井水“冬暖夏凉”)。
师生归纳:
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温度的有关知识。
二、推进新课:
1.温度计
自制一个温度计
在小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细玻璃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一个简易温度计就做好了。把自制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位置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答案: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管的粗细对水柱升降的高度有没有影响?
出示准备好的温度计,让它与自制温度计做一个比较:
小瓶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个部位?(玻璃泡)玻璃泡的玻璃壁的厚薄对测量温度有什么影响?
自制温度计上有一根长而细的玻璃管,温度计内有这样的玻璃管吗?
我们发现它更细了,细得跟人的毛细血管一样,我们称之为毛细管,这么细有什么好处呢?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液泡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
2.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
教师介绍: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
拓展研究:比较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
项目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构造
都是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单位
摄氏度
三种温度计的不同点
项目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测量范围
-20~110

35~42

-25~50

分度值
1

0.1

1
℃21世纪教育网
用途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构造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玻璃泡内的液体
煤油
水银
酒精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玻璃电接点温度计
园艺温度计
婴儿沐浴温度计
室内温度计
工业双金属温度计
光学高温计
红外线测温计
红外线(耳式)测温计
教师引导过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它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并阅读课本
1.上面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4.0
℃是怎样确定的?100
℃又是怎样确定的?
5.1
℃是怎样确定的?
6.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0
℃以下和100
℃以上?
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
℃(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
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
D.1摄氏度:0
℃和100
℃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读作:37摄氏度。
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
℃,读作: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
在大量有关珠峰的报道中,没有找到“珠峰温度”的信息。但是,有消息说“在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
℃”
“神舟”六号在太空中90分钟绕地球一圈,当它向阳时,表面温度高达100
℃,当它背阴时,表面温度降至-100

“神舟”六号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表面温度高达1
600

多媒体出示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氢弹爆炸
5×107
铅的熔点[]
328
冰箱最低温
[]
太阳表面
约6
000
焊接烙铁
达250
水银凝固点
-39
钨的熔点
3
410
高压锅沸水
我国最低气温
白炽灯丝
达2
500
水的沸点
100
地表最低气温
-88.3
铁的熔点
1
535
酒精沸点
78
酒精凝固点
-117
煤气火焰
约1
100
地表最高气温
63
液态氧沸点
-183
金的熔点
1
064
人正常体温
液态氢沸点
-253
火柴火焰
约800
水凝固点
0
绝对零度
-273.1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着将空白处填上。学生讨论后回答:
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是高于100
℃。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3)冰箱的最低温度是-18
℃。
(4)我国最低气温为-52.3
℃(漠河镇)。
教师引导过渡:知道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呢?
3.温度计的使用
多媒体出示:想想议议 共同探究
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2.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思考,然后请几名同学发言。
学生总结: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归纳总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
(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
多媒体出示:判断对错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参考答案:
(1)第一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
(2)第二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侧壁。
(3)第三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4)第四个图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是:没有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就读数。
(5)第五个图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
(6)第七个图中间一个是对的,上下两个可能的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
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
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图片,思考问题。
多媒体出示:体温计挂图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问题:
(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为什么?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前先要甩甩?
教师进一步根据问题引导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
学生总结:
(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
(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
5.典例精析
例1.-20
℃的正确读法是(  )。
A.负20摄氏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答案:AD
例2.用同一只温度计测0
℃的水和0
℃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水温度高
B.0
℃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答案:C
例3.某同学测得沸水的温度只有92
℃,失误较多,但下列操作中不可能产生这一失误的原因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跟沸水没有长时间接触就读数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沸水中
C.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读数
D.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沸水中读数
答案:D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明确使用液体温度计应注意的问题:1.使用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弄清所选温度计的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四、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小题。
板书设计:
第1节 温度
1.温度计
2.摄氏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
4.体温计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