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1、2节 滚动训练(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第1、2节 滚动训练(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9-23 07:0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滚动训练(二)
[训练范围:第1~2节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如下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        
C.烛焰
D.太阳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时,常提到的“三点一线”
 B.水中的倒影
 C.夏天树阴下的圆光斑
 D.月食的形成
3.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束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
 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D.漫反射不遵从反射定律
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
6.下图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7.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
 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
 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
 D.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
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多媒体教室里的荧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光在荧幕上发生
反射,因此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清荧幕,这种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
10.将一墨水瓶放在平面镜前6cm处,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1.影子的形成是因为
;“池水映明月”形成的是因为

12.一个同学站在竖起放置的大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1.6m,当他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m后,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m,镜中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
13.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
14.在湖边散步的小明惊奇的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其实他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的___(选填“实”或“虚”
)像,当空中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水面.
15.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因为光速
声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16.汽车的后视镜是一个
镜,对光线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画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7.A、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试根据成像规律画出
虚像S'和光源S的位置.
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
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24分)
19.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如果小明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纸板向后折,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
(3)小明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
20.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理由是:

滚动训练(二)
A
2.B
3.A
4.D
5.B
6.D
7.B
8.
B

遵循
10.12
不变
11.光的直线传播12.1.6
2
13.30°
10°14.虚
远离
15.大于
3×108m/s
16.凸面
发散
17.
18.
19.(1)一定垂直(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光路可逆
20.(1)可以方便的确定像的位置;
(2)2mm
(3)找不到物体所成的像
(4)不能,实验数据过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