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一
测试内容: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成语是中国汉字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是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翻山越岭
B.夸父逐日
C.顺水推舟
D.燕语莺声
2.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快
C.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慢
D.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
3.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兔子是静止的
4.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男生小明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一次脉搏的时间约4s
B.身体的高度为170dm
C.跑步的速度约为20m/s
D.手指甲宽度约为1nm
5.铅笔的长度是16.34cm,则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1dm
B.1cm
C.1mm
D.1um
6.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A与B
B.B与C
C.C与D
D.A与C
8.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的方式去上学.小张骑电动车以20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3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蹬骑山地自行车全力前进,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36k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9.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如果战斗机在加油时,2s内飞行了0.4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 )
A.50m/s
B.100m/s
C.200m/s
D.400m/s
10.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成为了一名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他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200m决赛中的路程是100m决赛的两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1.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 (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 (填“左”或“右”)运动.
12.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s.
13.误差是
之间的差异.军事网上有一篇新闻,题目是:“我们建的是导弹阵地,不能有丝毫误差:.你认为这个题目是 (选填“恰当”、“不恰当”),原因是
.
14.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9.41cm、19.42cm、19.82cm、19.42cm,实验中错误的数据为
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
15.在体育中考50m短跑测试中,小明看见终点线快速向他靠近,这时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选填“自己”或“终点线”).最终他跑出8s的成绩,则他的平均速度是 m/s.
16.如图1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 运动,乙物体做的是 .司机看到如图2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时间是 h.
第16题图
第18题图
17.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5min内行驶了3km,则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m/s,这辆汽车在运动到第5s末那个时刻的速度为 km/h.
18.A、B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A、B相遇,它们是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A vB(填“>”、“=”或“<”),P、Q间的距离为 m.
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
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
20.一艘轮船从A港口出发,到达B港口后马上返回.已知轮船顺水的速度是60km/h,逆水的速度为40km/h,则该船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
三.实验探究题(21题8分,22题10分,23题12分,共30分)
21.小明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请指出小明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
;
(2)
;
(3)
;
(4)
.
22.学校和居民小区之间有一段平直的公路,路边每隔d=5m种了一棵树,放学回家途中,大军和小欣决定在这段公路上测出自己正常骑车的平均速度,两人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大军的方案:①选定一棵树为起点骑车,同时自己计时;
②到达第三棵树时停下并结束计时,算出所用时间t;
③代入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
小欣的方案:①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半径,由公式L=2πR计算出自行车前轮周长;
②开始骑车,同时自己一边计时一边数前轮转过的圈数,测出前轮转过50圈所用时间t;
③代入公式 ,计算出平均速度.
(1)请列出两人所用的测量工具: 和 ;
(2)两人方案中都存在不足或错误,你能帮他们找出来吗?
大军的方案:
;
小欣的方案:
.
23.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 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 m/s;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 .
四、综合应用题(24题8分,25题10分,共18分)
24.小聪每天步行上学,为了测算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他先到学校田径运动场的跑道上以平时行走的速度步行100m,测出所用时间为80s;然后再测出以相同的速度从他家步行到学校用时10min.求:小聪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从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m?
25.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徐州
到站时间
09:51
10:33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11:50
里程/km
0
84
300
648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
(3)该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为1.8km的遂道,则火车全部通过该遂道需要多长的时间?
单元测试一
1.D
2.C
3.B
4.B
5.C
6.C
7.B
8.C
9.C
10.A
11.不一定;左.12.1mm;1.85;337.5.
13.测量值与真实值;不恰当;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14.19.82;19.42.
15.自己;6.25.16.匀速直线,变速(或加速)直线运动,0.2.
17.10;36.18.<;9.19.9:8;8:9.20.48.
21.(1)刻度尺的零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2)刻度尺没有放正;
(3)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4)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22.③,(1)秒表、刻度尺,(2)应代入公式;转动的圈数计数不准.
23.(1);(2)快;加速;(3)4.00;0.3;(4)大.
24.解:步行速度为;
步行到学校用时t′=10min=600s,
由得:从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
s′=vt′=1.25m/s×600s=750m.
答:小聪步行的速度是1.25m/s;从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是750m.
解:(1)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路程为s1=300km,
时间为t1=11:45﹣9:15=2h30min=2.5h,
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
(2)苏州到常州的时间为t2=10:33﹣9:53=40min=h,
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s2=v2t2=129km/h×h=86km;
列车的速度v3=72km/h=20m/s,隧道长s隧道=1.8km=1800m,
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总路程:
s3=s车+s隧道=200m+1800m=2000m,
由得,火车全部通过该遂道需要的时间:
.
答:(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120km/h;
(2)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86km;
(3)火车全部通过该遂道需要1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