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9-23 08:1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
测试内容:第三章
声的世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2.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计时员分别根据发令枪的烟雾和枪声开始记录同一运动员的成绩,若甲的记录结果为11.3s,则乙的记录结果约为(  )
A.11.3s
B.11.0s
C.11.6s
D.11.9s
3.电影院及音乐厅,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了(  )
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以上都对
4.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  )
A.
B.
C.
D.
6.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7.下列事件中,你认为可能的是(  )
A.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海面到海底的距离
B.可以用次声波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C.有些小动物可以预感地震是听到了地震产生的超声波
D.在相同温度和介质的情况下,超声波传播速度快于次声波
8.《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
9.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大型豪华游轮突遇龙卷风,在一两分钟之内倾覆倒扣在水中,当时船上大多数人都准备休息,因此,事故发生时该船没有向外发出任何求救信号,目前已沉入江中,呈倒扣状,给救援工作造成极大困难,救援人员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
它的多个探头接触船底,收集倒扣船体里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B.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C.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0.下列声现象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是(  )
A.鼓发声纸屑蹦
B.声呐引鱼入网
C.啊,是妈妈叫我!
D.声波除垢真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1.萍萍帮妈妈涮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由于餐具的      产生的,根据声音的      可以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
12.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写道:行军宿营,士兵们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也能传声,并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所以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就能及早听到远方的马蹄声. 
13.雷雨天,我们看到云层中一次闪电,然后听到隆隆不断雷声,这是因为      ,而敲响过后的大鼓仍然“余音未尽”是因为   
   .
14.甲同学说话时,在5s内声带振动1500次,乙同学说话时,在1min内声带振动7200次,乙同学发声的频率是      Hz,      同学的音调高.
15.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16.如图所示为分别敲击甲、乙两个音叉时记录下来的波形,观察波形可知,两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      ;音调高的是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现在的音响都有很高的保真度,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保真度是保持声音的      与原声一致;向正在发生的喇叭纸盆上撒些泡沫球,小球会不断地跳动,当音量增大时,小球会跳的更      (选填“高”或“快”).
18.盐城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      ,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音调/响度/音色).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变大/不变/变小).
19.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      (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改变了.
20.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      20Hz(选填“低于”或“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往往伴随着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达到一强度就会使人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      声波.
21.有一个同学的耳朵很灵敏,他能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的时间间隔仅为0.08s,如果将一大块木板竖立在他的面前,他对着木板大声说话,木板至少应放置在距他约为    m处,他就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2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三.实验探究题(23题6分,24题10分,25题10分,共26分)
23.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      ,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      (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24.在学习演奏二胡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下表所列四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  号
规       格
材   料
长    度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为     、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4)除上述猜想外,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25.下面是小娜和张婷同学做“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
(如图所示).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    
  .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而且是      越大,响度越     .
(4)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
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四.综合应用题(26题10分,27题10分,共20分)
26.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海浪到达最近的陆地所需的时间是多少?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7.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水中声速为1500m/s)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     波.
(2)这种方法能不能用为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3)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底的距离是多少?
单元测试二
1.D
2.B
3.C
4.A
5.A
6.A
7.A
8.C
9.A
10.B
11.振动;音色.12.固体;快.13.雷声在云层中多次反射;大鼓在继续振动.
14.120,甲.15.低;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16.甲;乙.17.音色;高.
分贝(dB);响度;变大.19.声源处;响度.20.低于、次.
21.13.6.22.不同;1020.
23.(1)C;(2)减少;不变;变小;(3)还能听到微弱的;不可以.
24.(1)A、B;(2)55;(3)控制变量法;
(4)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有关.
25.(2)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变大;(3)振幅;振幅;大;(4)转换法.
26.解:(1)由得,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

(2)海浪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

逃生的时间:△t=t浪﹣t声=1500s﹣200s=1300s.
答:(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200s;
(2)海浪到达最近的陆地所需的时间是1500s,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1300s的时间逃生.
27.解:(1)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2)月球周围没有空气,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3)因为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所以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

由得,礁到船的距离:
s=vt=1500m/s×0.3s=450m.
答: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450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