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9-23 11:2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回顾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停止,
也就停止。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
声音的传播需要
,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传播。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声音在15o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自主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A级
1.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
B级
2.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B级
3.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
A级
4.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胶帽封密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的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其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B级
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它们的声源分别是



B级
6.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受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纳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B级
7.
人在峡谷中呼喊之后,会听到回声,如果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5s,则反射声音的峭壁距呼喊者
m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至少晚0.1s,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则人若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人距障碍物至少要
m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A级
8.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振动才能使产生声音
B.只有液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C.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D.气体、液体、固体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A级
9.婉转悠扬的笛声主要是


A.竹管振动发出的
B.人的声音振动发出的
C.人的嘴振动发出的
D.竹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
A级
10.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A级
11.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A级
12.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发声体的材料
B.发声体的振动方式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发声体的结构
A级
13.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用来描述回声的


A.隔墙有耳
B.余音绕梁
C.震耳欲聋
D.掩耳盗铃
B级
14.自行车的车铃响后,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


A.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吸收了
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挡住无法听到
C.车铃被握住后声音不能靠空气传播
D.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在发出声音
A级
1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B级
16.某矿场突发意外事故,被困在矿井里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
B级
17.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播音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级
18.在一段较长的自来水管的一段敲击一下,如果把耳朵贴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则传来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铁管

空气
B.水
空气
铁管
C.空气

铁管
D.水
铁管
空气
C级
19.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的产生
B.
声音传播的条件
C.
声音的保存方法
D.
声音传播的快慢
综合探究
三、实验题(第21题
6分)
C级
20.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小丽同学用如图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
(2)用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
,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3)以上实验中所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四、计算题(第21题5分,第22题8分,
共13分)
B级
2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s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C级
22.一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汽笛后经过2.5s后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音,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回顾
1.
振动
振动
振动
2.
介质
液体
固体
真空
3.
固体
340
自主练习
1.
振动
空气
点拨:物体振动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地面

点拨:马在地面上奔跑时,会发出声音,蹄声沿地面向四周传播比蹄声在空气中向四周传播速度大,士兵枕着箭筒能及时听见这种从地面传来的声音。
3.
介质
真空
点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

空气
点拨:将活塞推至底端时,大部分空气被排出,用橡胶帽封密注射口,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减少,所以声音会变小。由于里面仍有少量空气,因此声音还可以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5.
空气
马的声带
黄河水
点拨: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发声体(又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6.
3000
真空不能传声
点拨:注意声音从
发出到海底在反射回来被接收所用的时间
是4s,所以声音从发出到海底所用的时间为
2s,根据即可。
7.
850
17
点拨:先求出声音在2.5s内通过的路程,再除以2即峭壁到呼喊者的距离。人到障碍物的距离等于声音在0.1s时间内通过路程的一半。
8.
D
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9.
D
点拨:管乐器(笛、箫、葫芦丝等)
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10.A
点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
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A正确,C、D错
误。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有声源;有
传播声音的介质;健康的人耳等。故B错。
11.
D
点拨:回声和原声是在相同条件下
传播的,速度相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所以A、B、C均错。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故D对。
12.
C
点拨:声速只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其它因素均无关。
13.B
点拨:“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余音绕梁”是声音的反射,即回声。“震耳欲聋”形容声音的响度大。“掩耳盗铃”是防止声音进入人耳。
14.
D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若振动停止,发声也会停止,用手握住车铃后,由于手对铃的阻碍作用,铃的振动停止,所以就听不到声音了。
15.C
点拨:A、B、D都是空气传声。
16.
B
点拨:敲击铁制管道振动发声,声音能在铁管中传播,且传声效果比空气好。
17.
C
点拨: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铁管传来的。
18.
A
点拨:因为敲击了铁管,使铁管发生了振动,从而发出了声音,这声音分别可以通过空气(气体)、水(液体)、和铁管(固体)进行传播,由于传播速度不同,在铁管中传播最快,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因此三次声音之间有时间差。人耳的特点是间隔时间0.1s以上时,人耳才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因此,当铁水管太短时,时间间隔小于0.1s,人耳就当成了一次声音;然而当铁水管太长时,能量损失太大,声音不能传到另一端。
19.
A
点拨:小纸片跳动说明发声的扬声器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综合探究
20.(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空气
(2)变小
真空
(3)转换法
理想实验法
点拨:转换法是指把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转化(或放大)为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使现象更明显,或把不易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使问题更简单。我们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常常把物体微小的振动通过转换法转换成我们容易观察到是现象,如纸屑或泡沫的跳动、球的摆动、音叉激起水花等。
理想实验法:在实验中要把玻璃罩内抽成完全的真空是不可能的,所以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无法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但是我们推理得出的理想状态时的结论仍是正确的,这种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理想状态下正确结论的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
21.
解:声音从人传播到山峰所需的时间:
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答:人与山峰的距离大约是340m
22.
解:声音在2.5s内通过的路程:
则汽车行驶的路程:
所以汽车的速度;
答:汽车行驶的速度是12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