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相关读物浙东学术+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九单元相关读物浙东学术+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22 19:1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浙东学术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铎(duó) 桎(zì)  
梏(ɡù)   
纷纶(lún)
B.蕺山(jí)
荆(jīnɡ)
棘(jí)
史裁(cái)
C.白苇(wěi)
干戈(ɡē)
迥(jiónɡ)
殊(shū)
D.训(sùn)
诂(ɡǔ)
禀性(bǐnɡ)
讥笑(jī)
解析:A项,“桎”读zhì;C项,“迥”读jiǒnɡ;D项,“训”读xùn。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彼不事所事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后人贵经术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晋灵公不君
解析:例句中的“事”是名词作动词,D项中“君”的用法与之相同。A项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B项中的“贵”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B.我欲托之空言
C.戍卒叫,函谷举
D.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肔,子胥靡
解析:A、C、D三项均为被动句,B项为省略句。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的“诸”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解析:A项为“各、众”的意思,B、C、D三项均为兼词。
答案:A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儒者欲尊德性       尊:尊崇、推崇
B.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大雅:诗经中的一种文体
C.究其所以纷纶
究:探究
D.阳明得之为事功
事功:事业和功绩
解析:B项,大雅:才德高尚的人。
答案:B
6.下列对“本”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  本来
B.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本来
C.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书册
D.若止印三二本(《活板》)
量词,书册计量单位
解析:A项,本:探究,推理。
答案: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知史学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将以经世,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不特无门户可持,亦且无以持门户矣。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于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蕺山得之为节义,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空言问学,则黄茅白苇,极面目雷同,不得不殊门户,以为自见地耳,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句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朱陆异同,干戈门户
D.授受虽出于一
解析:B、C、D三项中的加点词语均为偏义复词。
答案:A
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究其所以纷纶
B.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D.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A项为代词,B、C、D三项均为语气词。
答案:A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知史学之本于《春秋》
③知《春秋》之将以经世 ④悍吏之来吾乡 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⑥吾欲之南海 ⑦蚓无爪牙之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⑤/③④/⑥/⑦
解析:①为代词。②⑤为结构助词“的”。③④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⑥为动词“往、到”。⑦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答案:D
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符合作者意图的一项是(  )
A.浙东之学,因为源流不同,所以在世上的表现也不同。
B.朱陆之学,虽稍有不同,但并未引起门户之争。
C.史学之本于《春秋》的原因是《春秋》为圣人所著。
D.本段文字体现了作者的“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的观点。
解析:A项中源流应相同。B项中引起了激烈的门户之争。C项中原因应是创作者切于人事。
答案:D
11.翻译下列句子。
(1)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朱陆学说不同,引起门户之争,成为千百年来制约人们的东西,也是千百年来繁杂、棘手的荆棘之林。
(2)虽然接受的学说是一样的,但表现出来的样子却极不相同,这是每个人都有做事原则的缘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