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一分子和原子武威第十九中学 胡文虎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的分子图像科 学 论 证放大1000万倍的酒精分子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文字—中国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特征: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千克,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看教材48页末段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特征:物质介绍:
酚酞:无色液体,遇到某些物质会变色。
氨水:氨气的水溶液,有较强的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分子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溶液不变色溶液变红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向装有等量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分子总在不断运动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特征:改进实验:纸花变色
实验步骤:
1.将酚酞滴到折成纸花的滤纸上,使滤纸全部湿润。
2.打开平底烧瓶的橡胶塞,将带有被酚酞湿润的滤纸的橡胶塞立即塞紧平底烧瓶,观察现象。滴有酚酞的纸花变红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接触到沾有酚酞溶液的纸花,使酚酞变红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知识介绍:浓氨水挥发出氨气分子对皮肤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危害人体健康。从环保的角度评价:改进后的纸花变红的实验与教材的探究实验,哪个更好?为什么?拓展视野:已知分子的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气分子的质量,如图在玻璃管两端的棉花上分别滴上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 ) ???????????????????????????????????????????????????????????????????????????
A.A点B.B点C.C点D.无法确定 C拓展实验:分子运动速率和温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
(1)向两支试管分别倾倒等量的半试管的热水和冷水。
(2)向两支试管同时滴一滴品红溶液。
观察对比品红扩散的速率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热水中品红扩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解释扩散、挥发、溶解、闻到各种气味等现象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特征:资料:(1)无水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50+50=100?重温物理实验实验:将50ml的水与50ml的无水酒精混合,观察混合后的体积。3:分子之间有间隔“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解释扩散、挥发、溶解、闻到各种气味等现象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特征:解决问题:如何将变瘪的乒乓球复原?探究实验:
(1)用针筒抽取一定量空气,手指堵住针头,挤压气体,观察针筒的读数有什么变化。不同状态的分子之间的间隔是一样的吗?(2)将针筒抽取一定量水,手指堵住针头,挤压液体,比较:液体与气体,谁更容易压缩?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同种分子间间隔:气态〉液态〉固态水的液态分子间间隔〈固态3:分子之间有间隔“动”:解释扩散、挥发、溶解、闻到各种气味等现象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特征:液态气态观察:同一物质状态变化的微观三维模拟动画?想一想: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气态分子间的间隔会受到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吗?如果有影响,是怎么影响的?2.加热液体或固体物质,体积变化大吗?3.对液体或固体物质加压,体积变化大吗?温度越高,气体分子间间隔越大;压强越大,气体分子间间隔越小“间隔”:解释热胀冷缩、三态变化、大多数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有改变等现象一般情况下同种分子间间隔:气态〉液态〉固态水的液态分子间间隔〈固态3:分子之间有间隔“动”: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1: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小”:解释“1滴水有很多分子、微粒看不见等原因”一: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特征:解释扩散、挥发、溶解、闻到各种气味等现象 化学就象你头顶上的果实,
只要肯稍作努力,成功的
甜蜜就属于你!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