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24 11:0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俄而雪骤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陈太丘与友期行        
(6)相委而去        
(7)下车引之        
(8)元方入门不顾        
(9)俄而雪骤        
(10)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去后乃至        
(12)非人哉        
2.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理解填空。
(1)《咏雪》中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是:                       
(2)《咏雪》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是: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对父亲的朋友是这样批驳的:
             
二、课内语段阅读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待君/久不至
B.俄而/雪骤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入门/不顾
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故时有物外之趣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C.未若柳絮因风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期日中。过中不至”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D.“尊君”与“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7.《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 你对此有何感受
8.元方有哪些性格特点 你受到什么启发
9.“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三、课外类文阅读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元方入门不顾        
(2)耻己之不如也        
(3)思所以败之        
(4)乃袖茅栗以往        
11.翻译下面的语句。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12.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13.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1)
聚会。 (2)像。 (3)急、大。 (4)凭借。
(5)约定。 (6)离开。 (7)拉。 (8)回头看。 (9)不久。 (10)表判断。 (11)才。 (12)语气助词,可译为“啊”。 2.(1)不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 (2)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飘起。 (3)与别人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4)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C(正确断句为“与儿女/讲论/文义”。) 5.D(D项两句的“是”都解释为“这”。) 6.B(“儿女”是指其子侄辈。)
7.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8.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9.“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0.(1)回头看。 (2)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 (3)用来……的方法(手段等)。 (4)用袖子装。
11.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
12.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 13.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乙]文参考译文:
  僰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它们,为自己不如它们而感到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打败它们,就用袖子装了茅栗前往。宴席开始猴子们出来(表演),众人都站起来专心观看,左右的猴子跳得都很合节拍。四川的儿童装作无意地挥袖丢出茅栗,将它们扔到地上。猴子(见了)扯掉衣服上前争抢,撞倒了酒壶,掀翻了桌案。僰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止,非常沮丧。
  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