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登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其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诱思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教学目标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诗歌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1.《登高》这首诗哪联写景,哪联抒情?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颌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高” “啸哀”“清”“白”“飞回”“萧萧”“滚滚”来描写。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三秋图季节之秋
生命之秋
国运之秋 三秋交汇相融
诗意博大深沉杜甫心 (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杜甫心 (2)
本诗都体现了哪些悲意?立足文本,找一找。??悲之一:悲秋。
悲之二:客中悲秋。
悲之三:常客悲秋。
悲之四:万里常客悲秋。
悲之五:独自登台。
悲之六:多病独登台。
悲之七:晚年多病登台。
悲之八:生活艰难。
悲之九:新停酒杯。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宋人罗大经羁旅之思,孤独之愁,暮年之叹,疾病之痛(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4)如此多悲,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的感伤。大而言之的国家:国运衰微——国难
小而言之的家运:羁旅之愁——漂泊之苦
再小而言之的自我:功业无成——壮志难酬沉郁顿挫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讨论:杜甫,不仅给我们以诗歌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从《登高》及以前学过的诗中可以获得杜甫的哪些精神财富? 阅读以下几段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进一步体会杜甫的人格魅力,以“杜甫与我”为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杜甫的感悟。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作业:
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