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浙江省温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和氏献璧(浙江省温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6-16 19: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和氏献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0个要求写的生字,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理解词语意思,能灵活运用。
2、能力目标:
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能够从课文中明白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
2、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如果你得到一件很名贵的宝物,你会怎么做?
2、在楚国时期,有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吗?
(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所面临的问题,既可以调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书中主人公的距离,使学生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字词,用“找朋友”的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3、进行“生字闯关”游戏,对字词进行随机指导。
(通过这两个游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巩固了生字的字形,灵活运用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和氏璧的资料。
拿出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读书结果。
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补充完整:

(通过再读课文,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从课文中提炼出的语言,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未必会形成清晰的脉络,如果用表格形式加以提示就清楚多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你对和氏哪次献璧的印象最深?
(四)重点读文,深入学习
根据学生谈到的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学习。
(学生谈到哪次献璧印象深刻,就先学习哪一次献璧,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1.学习第一次献璧。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卞和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
(2)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一次献璧的场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面对卞和被砍去左脚的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次献璧。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卞和,面对这样的结局,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如果你现在是武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你想对武王说些什么?
(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在场的一名大臣,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畅所欲言的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
3.学习第三次献璧。
(1)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2)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4)出示学习方法:
①练习分角色朗读或把文中的情景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
②文章中什么使你感受最深,抓住重点的词句,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来。
③辩论:有了前两次的经历,卞和第三次该不该去献璧?
(5)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种学法各自进行学习,老师巡视点拨。
(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根据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到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令人最心痛的。)
(6)全班展示小组学习结果。(7)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五)美读课文,品味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宝石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的含义。
(理解课文后再美读课文,更能体会出文章的内涵,读出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作业设置
1、同学间互相推荐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读一读。
2、将学习了这篇文章的你的感想写到练笔本上,写完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通过实践作业的布置,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十、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