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承传人文思想
5 敬业与乐业
01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佝偻(gōu lóu) 解剖(pōu) 扯直(chě) 教诲(huì)
亵dú(渎) pián(骈)进 jiǎn(拣)择 旁wù(骛)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你这样断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张——章)
(2)对祖国古典文学的胡编乱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读。(读——渎)
(3)不久,她的狩猎技术就超过了他,因为她总是勇往直前,心无旁鹜。(鹜——骛)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大家都很受不了他强聒不舍的行为。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停。
(2)你要牢牢记住,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3)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理至易明,那样别人才会明白。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4.下列各项中句式变换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
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变为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变为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变为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
变为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只是一个馒头吗?
5.下列漫画《忙里偷闲》讽刺了个别公务员工作时间娱乐,不为百姓办实事的态度。请你劝说漫画中的公务人员。(要求:结合画面内容,并用上本课中的“敬业”和“乐业”两个词语)
示例:同志,作为公务人员,你们首先应该敬业——尊重百姓,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其次,你们更应该乐业——以为百姓服务为乐,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看电影上。
6.(安徽中考)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的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普法活动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示例一:《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
示例二: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
(2)道德风尚我倡议
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照要求帮她修改。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
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
三、团结友爱,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
①[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没有”一词删除。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执行”一词改为“履行”。
(3)助人为乐我践行
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性状】本品为薄荷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
【规格】5mg/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服用。
示例:张爷爷,您每天早晨饭前或饭后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6、7两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7.“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该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道理论据。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
8.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会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
9.第6段中,作者列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以极具代表性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点。
03 拓展阅读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李斌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真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选自2016年04月30日《人民日报》)
10.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1.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12.选文第四段中加点词语“此”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坚守工匠精神,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13.选文中第四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14.培育工匠精神与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的论述有什么相同点?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敬业,要专心如一,废寝忘食;而工匠精神,没有职业和贵贱之分,都是需要忠实,这也是敬业。
04 写作创新
15.本文作者精选事例进行说理,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小林要写一篇以“成功永属自强者”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请你帮忙,给他提供一个事例作为论据。
【课文片段在线】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写法分析】选文为了证明“有业之必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这些有代表性的事例,使演讲词富有说服力。作为论据的事例要真实、典型,可采用“人物+事例”的形式组织语言,表述要简洁、清晰。
【例文】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自学针灸、多门外语和无线电。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创作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她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这种自强不息的品质使她成功地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学法点津
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典型例题】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技法点睛】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语言表述为:
1.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2.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1。
课件30张PPT。第二单元 承传人文思想
5 敬业与乐业
CD(解析:D项“理至易明”是“道理极容易明白”的意思,所以“道理上的理至易明”意思有重叠,使用不当。)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C(解析:C项中的分号应为逗号。)4.(新疆中考)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 )
①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②因为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C④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⑤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A.③①⑤④② B.③④⑤①②
C.①④⑤③② D.③②①⑤④5.仔细观察漫画《忙里偷闲》,按要求回答问题。(1)漫画讽刺了个别公务人员怎样的工作态度?
工作时间娱乐,不给百姓干实事的态度。(2)请你劝说漫画中的公务人员。(要求:结合画面内容,并用上本课中的“敬业”和“乐业”两个词语。)
示例:同志,作为公务人员,你们首先应该敬业——尊重百姓,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其次,你们更应该乐业——以为百姓服务为乐,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看电影上。6.(安徽中考)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的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普法活动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示例一:《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
示例二: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2)道德风尚我倡议
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照要求帮她修改。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
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三、团结友爱,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
①【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 ”一词删除。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一词改为“ ”。没有执行履行(3)助人为乐我践行
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性状】本品为薄荷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规格】5mg/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服用。
示例:张爷爷,您每天早晨饭前或饭后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阅读课文第6、7两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7.“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该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道理论据。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
8.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会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9.第6段中,作者列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以极具代表性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点。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李斌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真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选自2016年04月30日《 人民日报 》)10.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1.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1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作者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13.培育工匠精神与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的论述有什么相同点?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敬业,要专心如一,废寝忘食;而工匠精神,没有职业和贵贱之分,都是需要忠实,这也是敬业。14.本文作者精选事例进行说理,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小林要写一篇以“成功永属自强者”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请你帮忙,给他提供一个事例作为论据。
【课文片段在线】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写法分析】选文为了证明“有业之必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这些有代表性的事例,使演讲词富有说服力。作为论据的事例要真实、典型,可采用“人物+事例”的形式组织语言,表述要简洁、清晰。【例文】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自学针灸、多门外语和无线电。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创作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她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这种自强不息的品质使她成功地登上了人生的顶峰。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典型例题】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技法点睛】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语言表述为:
1.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2.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