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8张PPT。人教版 必修一第6课 鸿门宴第二单元一、小组研讨
众目睽睽之下,刘邦怎么能逃离鸿门宴?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从项羽的角度看:
①项羽刚愎自用,轻易纵敌;②用人不明,沽名钓誉,在“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言论束缚下,改变攻击刘邦的初衷,而且任由亲者(项伯)公然作奸,放置谋士(范增)喟然无为。
(2)从刘邦的角度看:
刘邦善审时度势,抓住形势已趋于缓和的时机,借如厕机会逃离鸿门宴,又留张良为自己善后,拖延时间。
如此,刘邦方有机会从项羽军中全身而退。二、师生探究
1.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文章写的是“鸿门宴”的经过,可分宴前、宴中、宴后三部分。
(一)宴前:(1~2段)项羽坐失良机
第1段: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范增说项羽)
第2段:①项伯告密,刘邦大惊(张良出主意)
②项伯许诺2.“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鸿门宴上,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三、观点争鸣
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是怎么看的?
观点一:项羽虽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但从宴席前和宴席上的表现来看,是一个优柔寡断、感情用事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有一定的道理。文中画线句子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
A.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
B.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C.元载以罪诛
D.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
解析: B项,一般句式。A项,“见”表被动的被动句;C项,无标志的被动句;D项,“为……所……”表被动的被动句。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