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橘红(jú)
喷香(pèn)
乾坤(qián)
运载火箭(zǎi)
B.酒泉(quán)
苛刻(kē)
落色(luò)
百年陈酿(niànɡ)
C.诞生(dàn)
涎水(xián)
横亘(ɡèn)
断壁残垣(yuán)
D.途径(jìnɡ)
茎秆(jīnɡ)
痉挛(jìnɡ)
泾渭分明(jìnɡ)
解析:A项,“载”应读zài;B项,“落”应读lào;D项,“泾”应读jīnɡ。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倒记时 朝阳辉映 举国关注 直刺九霄
B.着陆场 明枪暗剑 不胜枚举 大型试验
C.催化剂 返回技术 九天览月 预定轨道
D.新纪元 响彻全球 漫漫征程 通信设施
解析:
A项,“倒记时”应为“倒计时”;B项,“明枪暗剑”应为“明枪暗箭”;C项,“九天览月”应为“九天揽月”。
答案:D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艰苦奋斗____①____是一种进取的积极精神,____②____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民族,____③____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____④____它暂时也可能很富有,____⑤____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
选项
①
②
③
④
⑤
A
既然
就
只有
即使
也
B
既
也
由于
所以
还
C
或者
或者
除非
虽然
终究
D
不仅
而且
如果
尽管
却
解析:注意分句间的关系。
答案:D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造林绿化,既能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度,又能降低雾霾发生率,是一举两得的事。
②到了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于三江心劳日拙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③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④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⑤近年来,在灾难来临时,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⑥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③④⑤
解析:一举两得: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不合语境。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不合语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不合语境。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
答案:C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学生会主席,你把同学们提出来的建议应该认真考虑一遍,怎么能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阁呢?
B.我国的“长征”五号火箭大概在2014年第一次发射,届时将意味着我国有跟欧美主流火箭相似的火箭,可以满足我国未来探测火星的需求。
C.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财富,无论多少,都是肮脏的,可耻的;而损人利己的致富者,应被视为“社会公害”。
D.苯污染已经危害到人们的健康。记者从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获悉,节日期间北京发生了两起通过装修造成的苯中毒。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提前,放在“把”的前面;C项,成分残缺,“牟取财富”改为“牟取的财富”,才能和后文的“多少”搭配;D项,将“通过”改为“因为”,另外缺少宾语中心语“事件”。
答案:B
6.下面五句话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②“神舟”十号飞船是我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我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③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了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④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这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⑤它升空后将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
C.②①⑤④③
D.①⑤③②④
解析:
这段文字介绍了“神舟”十号的基本情况。②句从总体上介绍了飞船,指出了其重要地位。①句介绍飞船的构成部分。⑤句转入介绍“神舟”十号升空后的对接目标及开展的试验。④句紧承⑤句介绍飞船对接后的任务。③句介绍飞船的发射的时间、飞行的时间,以及开展的重要活动。
答案:C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玉兔”日记:我也遇到了一点问题
姬少亭 苑苏文 白瑞雪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 像所有故事的男主角一样,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玉兔”也遇到了一点问题。25日凌晨,在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前,“玉兔”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有关方面正在组织专家进行排查。自2013年12月2日发射升空以来,月球车一路充满悬念却有惊无险,这是“他”传来的第一个“坏消息”。
“他”的师父们正没日没夜地为他诊疗,而“他”那里的太阳已经落下。新华社新媒体客户端“我报道”邀请这位“坚强勇敢的男主角”写下第二个月夜前的这篇日记。
2014年1月25日
和所有的男主角一样,我也遇到了一点问题。
大家好,今天是我到月球后的第42个地球日。有几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第一个好消息是,通过这42天的努力,我已经累计滚过了100多米!我带来的一大堆科学仪器——测月雷达、全景相机、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红外成像光谱仪,都采集到了很多有用的数据……出来旅行,最怕背了一路的东西用不上了。
第二个好消息是,前天凌晨,我第一次通过身上的UHF天线,在离着陆器20多米的地方,没有通过师父,直接和她说了句悄悄话。虽然她没法回应,但我知道她一定也很高兴。既然是悄悄话,大家就不要问我说了什么啦……
第三个好消息是,昨天凌晨,着陆器已经再次进入梦乡,准备好迎接第二个月夜的来临。
坏消息是,本来我也应该今早开始睡觉,但入睡前,师父们发现我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身体上有些部分不太听他们的话。现在师父们都在使劲想办法,觉也不睡了,听说他们的眼睛也越来越像兔子了……
尽管如此,我知道,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
出发前,我曾经和着陆器一起学习过人类探月的历史。在已经有过的130次探月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差不多各占一半。有的是没法着陆,有的是着陆后探测器和地球联系不上,有的是探测器迷了路或者迈不出脚步。太空探索就是这样,有多美就有多危险。而我不过是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超级大图中,小小的一个点。
这次我和“嫦娥”三姐能成功着陆,传回那么多数据,已经完成了师父们预定的任务目标。本来以为可以在这里蹦跶三个月,给大家讲我发现的各种大石头,讲月球土壤地下的秘密,讲我和“嫦娥”三姐的故事……但如果这一次的旅程要提前终止,我也不害怕。不管能不能修好,相信我的故障都能提供给师父们很多宝贵的信息和经验。
别担心,2017年左右,“嫦娥”五号就会来这里,继续讲完月球的故事。现在着陆器也还是好好的,会在月球上继续工作至少一年。不过她还不知道我的问题……希望师父能帮助我康复,但如果真的修不好,到时候大家记得帮我安慰安慰她吧。
这里的太阳已经落下,温度下降得真快。今天说了好多,但总觉得还不够。告诉大家个秘密,其实我不觉得特别难过。我只是在自己的探险故事里,和所有的男主角一样,也遇到了一点问题。
晚安,地球。晚安,人类。
(来源:2014年1月26日新华网)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A.从文章内容看,月球车从发射升空到1月24日以来,一直处在良好状态,42天中,收集到很多有用的数据。
B.1月25日凌晨,月球车“玉兔”开始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时自主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机构控制出现异常。
C.由于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月球车即使在距离着陆器20多米的地方发出的信息,也没有得到着陆器的回应。
D.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差不多各占一半,这次月球车仅仅出现了控制异常,不是失败。
E.这则新闻透露,2017年左右我国将会选择“嫦娥”三号的着陆点作为“嫦娥”五号的着陆点,两着陆器有可能会见面。
解析:B项“自主”说法不当,原文是“师父们发现我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C项着陆器没有回应不是“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的结果。D项“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上”,不正确,原文是“人类探月的历史”。
答案:AE
8.这篇新闻通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明的文字加以概括,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导语部分加以压缩,要注意保持时间、事件基本完整。
答案:1月25日凌晨,在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前,“玉兔”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有关方面正在组织专家进行排查。
9.这篇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新闻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了解一般新闻报道的特点,以及这篇新闻采用的叙事手法,然后再分析文章的表达效果。
答案:(1)新闻一般以记者的视角客观报道新闻事实,这篇新闻以拟人的手法,让月球车“玉兔”成为主角,以“日记”的形式自我讲述。(2)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0.航天意味着挑战,探索难免失败。这篇新闻以“玉兔”日记的形式报道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月球车在运行42天后机构控制出现异常的情况,你是怎样看待的?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主观性较强的理解分析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用心体会这篇新闻中包含的情感、态度,然后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案:“玉兔”日记是探险精神的真情告白。在这篇新闻中,作者以“玉兔”的口吻,从难以割舍的依恋到理性的告白,从温情的回忆到坚定的展望,让我们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即使面临无数挑战与困难,一个民族探险的脚步永不会停止,勇气永不会衰竭。
三、创新语用
11.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1)(2)题。
(1)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请著名民俗专家作指导,用“认真”一词不得体。
答案:C
(2)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解析:A项,“别劝了,行不?”是对劝酒人的诘问,不得体。B项,书面语,不宜用在口语场合;C项,“不喝,不喝”语气生硬,不得体。
答案:D
12.根据下面的材料,对出下联。
6月24日9时0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
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2时55分,“神舟”九号航天员驾驶飞船在一片柔和的淡紫色光晕中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一天之内,我国同时诞生了载人深潜和载人航天的新纪录。
上联:驾神舟重霄直上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分析上联的内容和结构,结合所给材料,下联应写“蛟龙号”载人潜水的内容,组织答案时,整句话语意要连贯。
答案:(示例)驭蛟龙碧海深潜
1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环境污染历来被看作“全球问题”,这不但因为①_____________,一个国家遭遇的污染非常容易进入另一个国家;而且因为各国的环境缺陷往往形成复合结构,带来综合性环境效应。
由此来看,当前国内的灰霾天气,就不能将②________________,单纯归于国内的产业及生活方式,或归于国家层面的缺乏规划和监管不力。面对灰霾持续不退和PM2.5数值居高不下的现状,现在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③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①处后面的“一个国家遭遇的污染非常容易进入另一个国家”可知,①处应该是“环境污染没有国界”;由②处后面“要么单纯归于国内的产业或生活方式,要么单纯归于国家层面的缺乏规划和监管不力”可知,这是讲灰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或责任,所以②处可以填“污染的成因(责任)”;根据③处前面“现在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及整个语段的意思来看,这里需要填的是“齐心协力治理污染”之类的语句,只要能够表达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①环境污染没有国界(答出环境污染的扩散性、传播性等意思即可)
②污染的成因(原因、责任等也可)
③齐心协力治理污染(运用“都”“共同”“携手”等词语表达齐心协力治理污染的意思即可)12.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把握新闻要素,准确判断导语、主体、结尾部分。
2.体会新闻真实性的特点;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重点“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的资料(文字、图片),激发学习的兴趣。
2.师生探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预习任务
一.阅读全文,体会“飞向太空的航程”这一标题的双层意义。
1.
2.
二.新闻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文哪些段落分别属于“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并归纳一下各部分的段意。
导语:
主体:
结尾:
三.在“飞天”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有哪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值得我们铬记?在文本相应部分做出标注。
自主检测
1.注音:
翌年(
)
酝酿(
)
横亘(
)
橘红(
)
2.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戏剧家吴祖光先生逝世
B.《综艺大观》换了“掌门人”
C.上海世博会将加强反恐联合行动
D.济南军区领导抗灾救灾谱新篇
问题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