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七年级上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知道战国七雄;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和历史影响。
2、了解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情况。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和作用,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战国七雄和商鞅变法。
难点: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预习P31-P36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什么是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有何影响?1.齐楚秦燕赵魏韩2.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情境导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流沙》新课讲解战国七雄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东 南 西 北 上中下秦赵长平之战新课讲解铁器、牛耕的使用,它的意义何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新课讲解商鞅变法新课讲解立木为信新课讲解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得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政治经济军事新课讲解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新课讲解著名的都江堰1、修建者:李冰(秦国)2、修建时期:战国时期3、作用: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新课讲解探究研讨2、问题二: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3、问题三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1、问题一: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出现时间上有什么不同?1、问题一: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出现时间上有什么不同?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并存探究研讨2、问题二: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春秋的争霸1、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2、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战国的兼并1、几十万大军,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2、强者吃掉弱者,进而统一中国。军队数量:称霸方式:探究研讨3、问题三: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探究研讨典型例题例、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 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C101试卷库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随堂检测1巩固训练巩固训练1.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战国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C.春秋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2.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制度是( )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通过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 )
A. 齐国 B. 秦国 C.燕国 D.赵国AAB课堂小结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课后作业任务二:预习下节课并结合 《孔子和儒家思想》《百家争鸣》微课解决以下问题:
1.道家的创始人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2.孔子是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如何评价他?
3.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任务一:完成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后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