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课件《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课件《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5 14: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8张PPT。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16年秋最新人教版七上 张骞是谁?他为什么两次出访中亚?
闻明世界的丝绸之路最初是怎样开辟的?一、导入说一说,你心目中所知的西域?一、张骞通西域西域1、西域的地理概念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西域的含义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狭义:广义:(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玉门关遗址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 维忆一忆玉门关 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的戈壁滩上,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阳关 位于敦煌市城西南70公里处,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它是汉武帝时设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重要关隘,古今诗人,常以阳关为背景作诗。西域的地理概念阳关玉门关 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汉朝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品……但是,匈奴仍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一 张骞通西域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收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被匈奴一步步向西驱赶。2 背景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从“招贤令”中可以看出汉朝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是谁应募出使?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dà ròu zhī )国,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一、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辞别汉武帝图(敦煌壁画)请依据图片和材料,描述当时西域的情况。 当时没有人去过西域,传说西行之路上有寸草不生的漫漫黄沙,还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日落后昆仑山上还有长着豹尾的食人怪兽。
——译自《山海经》
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荒凉毫无生气广阔危险、神秘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请你设想一下,张骞远行西域会遇到哪些磨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公元前126年公元前138年返回问题公元前126年公元前138年想一想:
张骞这一路西去会碰到哪些困难呢?1.环境险恶
2.被匈奴俘虏
3.食物匮乏
4.好不容易找到大月氏,
但他们不愿再回来打匈奴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反击匈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前138年)2、张骞通西域收复河南地出兵河西走廊,大败匈奴深入漠北,迫使匈奴远遁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反击匈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大获全胜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前138年)(前119年)2、张骞通西域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博望侯张骞塑像
中华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西汉著名冒险家、外交家
“开通”西域,功垂史册的名臣
丝路第一人----张骞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3、张骞通西域的意义:(1)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2)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河西走廊西域地区西 亚欧 洲1、陆上丝绸之路长安二、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大秦)长7000多公里西安 鼓楼 西安,古称长安,为中国六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之首,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并称世界四大古都,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丝路在甘肃--飞天遗落的飘带敦 煌玉门关鸣沙山阳 关敦煌楼兰古城和 田吐鲁番二 丝绸之路1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河西走廊西亚往欧洲今新疆地区葡萄苜蓿良种马石榴葡萄核桃苜蓿丝绸铁器玻璃谷纹璧 胡萝卜大 蒜毛织物 凿 井 冶 铁丝 绸 中国中亚罗马印度葡萄 黄瓜 龟背海棠花织品(东汉)丝绸之路人面纹缂毛残毛菱纹阳字锦袜(东汉)树叶纹缂毛鞍毯丝绸之路开通后的经济文化交流简表议一议 从右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1)从西域输入的都是农产品、畜牧产品;而西汉输出的是技术产品。
(2)说明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先进地位。西域汗血马(原产地大宛)西来东去苜蓿mùxu丝绸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胡琴舞蹈漆器铁器贸易与文化的交流西来东去苜蓿mùxu丝绸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胡琴舞蹈漆器铁器
物种、艺术、宗教……
商品、技术……
贸易与文化的交流西来东去苜蓿mùxu丝绸造纸术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胡琴舞蹈漆器铁器商人、僧侣、技术工匠、使者……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 陆上丝绸之路二 丝绸之路功能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等植物传到中国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沟通了贸易与文化交流,
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发展。意义2 海上丝绸之路二 丝绸之路广东沿海港口马来半岛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路线2、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港口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南海诸岛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友谊之路商业之路文化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3 丝绸之路的作用和价值1、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西域都护三、对西域的管理西域都护 1、机构:西域都护府


2、职能:


3、作用:
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公元前60年,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城西约20公里,残存的烽火台为夯筑,现存平面略呈方形,残高约8米,边长约6—7米。烽火台南侧附近残存有房屋遗迹,曾出土较多的五铢铜钱。烽火台四周为屯田遗址,反映了汉代在西域的驻军情况。轮台汉代烽燧西域都护的设置3、甘英出使大秦4.班勇继承父业【 传承之旅】—历史和现实的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三 对西域的管理 西域都护的设立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职责: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的领土。 张骞 通西域 第一次: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第二次:
访问西域,
建立友好关系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 丝绸之路 长安 西亚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欧洲 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知识结构1.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138年   D.公元 119年 CA3.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亚②河西走廊③欧洲④今新疆境内
A.①②③④  B. ②④ ①③
C.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
4.公元97年,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的人是
A.甘英   B.班固
C.窦固 D.窦宪 BA5、如果你生活在张骞通西域之前的汉朝,你不可能吃到的食物是( )
 
A 水稻 B 麦
C 葡萄 D 豆C6、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 汉武帝 B 张骞
C 班超 D 甘英B1、图片一中的人物出使到的地方称为什么地方? 他最初出使的目的是什么?2、图片二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它的起点是哪里?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是什么?3、图片一中人物的出使活动与图片二展示的通道开通有什么相同作用?图片一 张骞图片二 西域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丝绸之路 长安 丝绸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