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上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上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5 20:2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2、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下列内容中,与古代亚非文明无关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种姓制度
C、《荷马史诗》
D、金字塔
3、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并把这一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的是(
)
A、600年
B、612年
C、622年
D、630年
4、2012年美国驻阿富汗士兵焚烧《古兰经》和一部亵渎先知穆罕默德的影片,引发了全球穆斯林民众大规模的反美抗议活动。将《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作为精神源泉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5、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的伊拉克是个历史文明十分悠久的国家,它曾是下列哪些政权的政治中心(
)
①古巴比伦王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古罗马帝国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古代宗教方面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经典是“三藏”。
B、基督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左右,宣扬真主安拉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C、伊斯兰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
7、把宣扬对人类的博爱作为教义核心的世界性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8、英语中“August”(8月)一词源于古代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的称号,因为这位皇帝出生于8月。他就是(
)
A、伯里克利
B、恺撒
C、梭伦
D、屋大维
9、同学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俄底浦斯王》
D、《古兰经》
10、一部游记,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读了这部书,对东方大国的黄金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A、《俄狄浦斯王》
B、《哈姆雷特》
C、《伊利亚特》
D、《马可·波罗游记》
1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查理 马特改革
12、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对的打“T”,错的打“F”。)
13、公元前6世纪,穆罕默德在古印度地区创立佛教。(

14、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以及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5、古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被传播到欧洲后,称为“阿拉伯数字”。(

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田令》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废除世袭贵族的特权和称号。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国何时的什么历史事件?
(2)从经济改革措施上看,当时土地属于谁所有?
(3)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此历史事件的内容。
(4)结合所学中国史谈谈该国为什么效法中国唐朝制度进行改革?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考点】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古代埃及文明诞生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所以说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
C
【考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解析】【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种姓制度是南亚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就,《荷马史诗》是欧洲古代希腊的文明成就。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和近代科学、文学和艺术成就。
3、【答案】
C
【考点】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解析】622年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并把它作为伊斯教兰教历元年。
点评
:考查伊斯教兰教历元年
4、【答案】
C
【考点】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伊斯兰教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后,顺应了阿拉伯社会从分散的部落联合为统一的民族和国家实体的历史要求。而在这一过程中,伊斯兰宗教信仰顺理成章地成为这种联合的旗帜、纽带和基础,共同的宗教信仰、宗教情感(教胞关系)和共同的物质利益为基础,为统一的民族和国家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因此,本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宣言众生平等,要求人忍耐顺从,消除欲望,刻苦修行,追求长生不老的宗教是道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同学们对这几个宗教的教义和分布地区要好好把握。
5、【答案】
B
【考点】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解析】伊拉克曾是古巴比伦王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的政权政治中心。
点评
考查伊拉克的统治地位:
6、【答案】
B
【考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宗教的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7世纪,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宣扬真主安拉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他号召大家都信仰惟一的神“真主”,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所以B是错误的。故选B。
7、【答案】
B
【考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
中基督教的认识,三大宗教中,只有基督教宣扬对人类的博爱,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能力,属于基础题,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出来。
8、【答案】
D
【考点】中古欧洲社会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9、【答案】
B
【考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均出自这部民间故事集,所以此题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天方夜谭》的认识。
10、【答案】
D
【考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可·波罗来华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有知识可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著有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描写了东方的富饶。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故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学生对马可·波罗来华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11、【答案】
D
【考点】中古欧洲社会
【解析】【分析】8世纪前期的查理 马特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查理 马特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12、【答案】
D
【考点】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
二、判断题
13、【答案】
错误
【考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古印度地区创立佛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准确识记。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世界三大宗教
14、【答案】
正确
【考点】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希波战争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亚历山大东征后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个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东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出交流与发展,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而这时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罗马帝国不断扩张使帝国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但也使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文化地区,促进了拉丁语不断向外传播,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在罗马帝国统治下产生的基督教现在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之一.此外,在战争停止后它与北欧、印度和中国等都有贸易往来,同时不同文化之间展开交流与发展.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的方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人类文明交流的方式.
15、【答案】正确
【考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人发明了计数法,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称为阿拉伯数字,故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数字。
三、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日本,646年,大化改新。
(2)土地属于国家。
(3)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向他们收取赋税,农民死后土地上交国家。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废除贵族世袭制。
(4)因为中国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先进,是当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日本许多留学生接受了中国先进的文化,决定效法中国唐朝制度改革。
【考点】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解析】大化改新(646年)背景:①国际:中国隋唐的统一、繁荣和强盛;②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主持者:孝德天皇;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点评
:考查大化改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