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6 09:2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复习提问: 2.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4.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1.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
哪两次侵华战争?结果怎样?3 .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共侵占中国领土多少平方千米?甲午中日战争 第 5 课日本为什么要入侵中国?根源: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大陆政策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时间:1894—1895年经过:牙山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导火线:甲午中日战争丰岛威海卫平壤黄海海战旅顺1894.111894.7.251894.9.151894.9.17邓世昌黄海海战一﹑黄海大战(邓世昌殉国)多处受伤的“致远”舰冲向敌舰“吉野”号致远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如何评价黄海大战?粉碎了日军“聚歼清舰于黄海中”的狂妄计划,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好欺侮的。日本增兵朝鲜,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时间:1894—1895年经过:牙山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日本增兵朝鲜,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时间:1894—1895年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签定《马关条约》视频资料:
谈判一开始,伊藤博文就提出了已拟好的苛刻条件,并对李鸿章说:“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在谈到赔款2亿两白银时,李鸿章哀求说:“请让稍许,即可定议。”伊藤博文回答:“如已稍让,尽已让出。”“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又如谈到割让台湾时,李鸿章说:“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心急。”而伊藤博文回答说:“尚未咽下,饥甚!”二﹑《马关条约》1、时间:
2、双方代表:
3、内容:
4、后果:1895. 4
李鸿章——伊藤博文割地、赔款、开埠、设厂
(P16 四方面)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2) 增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的负担。
3) 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进一步扩张在华经济势力。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6)客观促使中华民族觉醒---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出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时局图》是1898年谢缵[zuǎn]泰先生创制的一幅反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漫画。甲午战争后的“瓜分狂潮”瓜分狂潮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马关条约》与
《南京条约》
相比:
1、割地面积大了
2 、 赔款多了
3、通商口岸延伸
到内地
4、开设工厂严重
阻碍了我国的
民族工业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半封建
社会
大大加深
了中国社
会的半殖
民地化动脑筋说明《马关条约》已签定,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2. “颐和园又搭天棚”是干什么?颐和园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 3. 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
卖国嘴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想一想: 1.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1895年,有人写了这样的对联: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1895年——1945年)日本占领台湾长达50年台湾义军将领徐骧临终高呼: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台湾军民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抗敌御辱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台湾人民誓保台湾: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2)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收回台湾主权。(3)1949年国民党盘踞台湾,人为地与
祖国大陆分离台湾两次失而复得 甲午中日战争
(一)
日本称霸野心狼, 甲午中日战争响,
民 族 英 雄 邓 世 昌, 黄海大战英名扬,
指挥“致远”撞“吉野”, 日军舰队遭重创。

(二)
清 朝 政 府 太 无 能 , 《马关条约》又签订,
“辽台澎岛”给日本, 赔偿二亿两白银,
让 日 办 厂 又 通 商 , 半殖民地更加深。 第3课 历史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