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
同步练习
1.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
2.将红军长征的路线排列正确的是(
)
(1)召开遵义会议(2)陕北会师(3)瑞金(4)巧渡金沙江。
A.(1)(3)(4)(2)
B.(1)(4)(2)(3)
C.(3)(1)(4)(2)
D.(3)(1)(2)(4)
3.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结束了左倾错误横行的是
A.遵义会议
B.吴起镇会师
C.会宁会师
D.四渡赤水
4.红军二万五前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吴起镇会师
B.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C.红军渡过金沙江
D.召开遵义会议
5.10、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场大型的纪念活动,该活动从瑞金出发,途径遵义等地,最终到达了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
6.某旅行社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旅行探险活动。下列长征重要景点参观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瑞金革命根据地
④甘肃会宁城。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7.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中表达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8.右图是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下列说法正确有
①
中央根据地是由井冈山根据地发展而来的。
②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一次转折点
③
长征胜利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会师
④
长征的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围剿”失败
A.②
③
④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9.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
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名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10.1934年重阳节,在贵州石阡县困牛山,百余红军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宁死不当俘虏,飞身跳下70多米的山崖壮烈牺牲。这一壮举发生在(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
B.第五次反“围剿”时
C.红军长征进入贵州时
D.遵义会议召开后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 长征》
请回答: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3)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三大红军会师,其地点是
______
。
(4)你认为今天的我们应该学习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
(1)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按照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
创举(或事件)
意义
①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
改变了军队,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井冈山道路
开创了一条③________,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材料二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诗歌长征”纪念活动。品读毛泽东的《长征》,帮助他们完成纪念活动。
(2)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困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C
3.A
4.B
5.D
6.D
7.B
8.C
9.C
10.B
11.会宁
12.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农村包围城市;
(2)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等。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
1.
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城,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遵义会议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遵义会议影响的相关知识点。
2.
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从瑞金出发进行长征。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1935年10月,红军在吴起镇会师(陕北会师)。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有关知识的认识。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长征。1935年10月,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3.
本题考查遵义会议。根据材料“万里长征路……结束了左倾错误”可知,这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故选A。
4.
由题意可知,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
掌握长征的相关知识,重点熟记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5.
本题考查长征的过程。主要考查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瑞金”“遵义”“陕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改进贵州,到达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
据所学知,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故正确的排列应为③①②④。
故选D。
本题考查长征的相关知识。
本题以某旅行社的旅行线路为背景,考查长征的相关知识。
7.
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胜利的相关知识。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长结束。故B符合题意,故选B。
8.
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内容。中央根据地是由井冈山根据地发展而来的。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所以④不正确,答案选C。
9.
略
10.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934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为粉碎湘、黔、桂三省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十八师52团800多人,奉命阻击敌人,担负掩护突围的任务,战斗到最后的百余名红军集体跳崖壮烈牺牲。这一事件发生在第五次反“围剿”时。B项符合题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时间是1927年。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是在1934年12月。遵义会议召开是在1935年1月。
11.
(1)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瑞金出发,进行长征。
(2)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会议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可围绕“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长征精神”作答。
故答案为: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会宁;
(4)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长征精神。
本题以毛泽东《七律 长征》诗切入考查了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意义及长征精神。
本题考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12.
(1)本题考查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据材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可知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就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选择题
综合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