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6 10:2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同步练习
1.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这说明(  )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 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
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3.“学生激扬焚贼府,商人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意义是(  )
A.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B.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4.对联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余孽死有头。”这幅对联所出现的时期应该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上述材料说明(  )
A.五四运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
B.工商界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C.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D.曹、章、陆三个卖国贼是斗争的主要目标
6.五四运动带来了中国历史的新变化,“新”主要表现在(  )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学生觉醒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7.以下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部分图片资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开始的是(  )
A. B. C. D.
8.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悟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结果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领导取代了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目标一致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

④ B.③
④ C.②
④ D.①



10.
时任美国驻华公使的芮恩施这样评价五四运动:“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学生们正在为祖国的自由和复兴而奋斗的目的和理想,没有一个人会不表示同情”。对此评价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五四运动引发了全世界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D.五四运动促成了国人理性民族主义的觉醒
11.
材料一:胡适对学生爱国运动大加赞许,将其誉为“几十年来的一件大事”,并从中总结出五大“好效果”:一是表明了学生具有强烈的主动负责的精神;二是激发了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三是磨练了学生演说能力、组织能力和办事能力;四是增进了学生团体活动的意识和经验;五是致使许多学生萌生了求知的欲望。这样的“好效果”是大学课堂上无法产生的,故“不得不认为学生运动的重要贡献”。






































































——摘自周良发《胡适对五四运动的认识与思考》
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运动发生以后的一些现象跟原来的新文化运动是抵触的。新文化运动提倡个性解放,提倡个人的自由,但是这个政治运动中经常是限制别人的自由的。只要民族主义起来了,道德口号起来了,你不跟着走就是卖国贼。说要抵制日货,买日货的就是卖国贼,卖日货的更是卖国贼。但当时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去冲击赵家楼,把曹汝霖家烧了,把章宗祥打个半死。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正当,整个社会也认为这些行动是正当的。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两则材料对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行为有何不同的看法?
(2)在你概括出的看法中,你同意哪一种看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12.
阅读有关五四运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陆、章免职令和拒签和约的报道
(1)材料一中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材料二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的是什么?
(4)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其精神实质是什么?今天,作为中学生的你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
2.C
3.A
4.D
5.C
6.C
7.B
8.C
9.C
10.C
11.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
(2)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12.
(1)中共一大;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说明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3)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解析】
1.
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的内容。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
中共党史上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如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等,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是命题的重点,对这些重要的会议可对比掌握。
2.
鲁迅先生咏赞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3.
依据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故选A。
本题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共一大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与历史意义。
4.
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的奋斗目标最能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5.
本题主要考查了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相关内容。历史现象指历史运动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历史本质的外部表现。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分析选项,ACD三项属于历史现象。C项属于历史结论。故选C。
6.
据材料“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可知,此事件是中共一大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党小组推举的12名代表和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的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故选C。
本题以“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7.
本题考查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根据本题材料,1927年4月的中共党员数量中,农民只占20%;到了1928年6月,农民在党员中占到80%,根据农民在党员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重新作出选择。故选B。
8.
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等重大事项,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96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五四运动使得中国的无产阶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符合题意,故选C。
9.
据所学知,在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上,陈独秀没有亲自出席,而是派遣包惠僧代表他出席了中共一大。ABD三项都与陈独秀有关。
故选C。
本题考查陈独秀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陈独秀的相关知识,同时要注意中共一大的出席代表、主要内容、意义等。
10.
本题考查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指导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所以③不对,把含③的选项都去掉,故选C。
11.
(1)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召开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12.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长征的相关史实。
(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依据关键信息“诞生共党庆工农”,可推断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地点暴露,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画舫上继续进行,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中共一大而闻名天下。中共一大的内容主要包括:确立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要性。依据关键信息“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可见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3)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特点。依据教材可知,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政党;中共一大上提出了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4)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和解决了自己的错误,可见: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
选择题
综合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