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6 10:2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
1.“战场上,担架抬下来的多是共产党员。最典型的是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主要就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先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关于这次战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B.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
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
D.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5.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相同的名称。下列搭配中不正确的有(  )
A.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 B.长征--中国工农红军
C.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 D.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
6.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军官学校”是指黄埔军校
B.“这个军官学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C.创造的“革命军”后来进行了北伐战争
D.创造的“革命军”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7.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重庆谈判
8.
电影《西安事变》中周恩来和蒋介石见面时分别称对方为“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黄埔军校 D.北京大学
9.
如图所示的学校创建于1924年,关于这所学校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创建于十年内战期间 B.位于上海黄浦
C.孙中山亲自担任校长 D.该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
10.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11.材料一
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成立到1926年春,招收学生5期共7400多人,为中国革命培训了大批军官,对于后来建立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并为中国共产党造就了一批军事骨干力量。周恩来等根据列宁创建红军的经验,在军校中建立党团组织,成立中共黄埔特别支部,并建立了一套政治工作制度。这些对于革命军队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并为中国共产党从事军队工作创造了初步经验。
——《友报》
材料二
张、杨在蒋被扣以后,立即向国内发出了抗日救国8项主张的通电,并打电报给陕北中共中央,请他们马上派代表前来共商抗日救国大计。12月17日,党中央派出的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代表团到西安,与张、扬协商并一起和蒋介石的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和端纳)进行了谈判。经过谈判,蒋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的要求。12月25日,张、杨释放了蒋介石,张并亲自把蒋送到南京,西安事变遂告和平解决,中国的命运得以发生重大转折。
——《文汇报》
材料三
现在,毛泽东先生来到重庆,他与蒋主席有十九年的阔别,经长期内争,八年抗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新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认真地演这幕大团圆的喜剧吧,要知道这是中国人民所最嗜好的!
——《大公报》
根据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述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中国的命运得以发生重大转折”?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与蒋介石“重新握手”的结果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1924~1945年国共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2.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之一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全国人民之唯一需要,统一之政府,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请回答:
(1)国民革命军于何时从何地出师北伐?
(2)北伐的对象都有谁?
(3)北伐战争的先头部队指的是哪一支部队?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 2.C 3.D 4.D 5.A 6.D 7.A 8.C 9.D 10.D
11.
(1)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对于后来建立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战争起了重大作用;为中国共产党造就了一批军事骨干力量,对于革命军队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基本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3)历史事件:重庆谈判。结果:签署双十协定。
(4)1924到1927年:合作;1927到1937年:对峙;1937年9月到1945年:合作。
12.(1)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开始定从广州北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
(3)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英勇作战,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故答案为:
(1)1926年;广州;
(2)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叶挻独立团。
【解析】
1.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为其所在的军队赢得“铁军”称号。根据材料中“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第四军叶挺独立团。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2.
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史实,B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D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A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才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取得了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国共两次合作的相关史实。
3.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故选D。
本题以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4.
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次战争是指北伐战争。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
故选D。
本题以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5.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的军队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相同的名称,人民军队的名称在长征时期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称为八路军、新四军,在抗美援朝时期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故选A。
本题考查不同时期人民军队的名称。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6.
据“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可知,这里指黄埔军校的建立的相关史实。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但创造的“革命军”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故选D。
本题以孙中山说的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黄埔军校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黄埔军校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7.
分析题目,题目中给出了关键词句“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回顾所学知识知道这是国民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共同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且在1926年,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国共两党进行了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进入了高潮时期。
故选A。
本题以“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歌曲中的历史。
8.
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其中一项成果是创办黄埔军校,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故有“蒋校长”和“周主任”之称。排除ABD,故选C。
9.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有关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广州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ABC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
本题考查的是国民大革命的知识。从题干中“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D项正确;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在国民革命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故A项错误;革命的果实落入国民党反动派之手,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C项错误。故选D。
11.
(1)本小题考查黄埔军校成立的意义。1924年,孙中山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战争起了重大作用。中共有很多党员在黄埔军校里任职和学习,所以黄埔军校也为中共培养了很多军事骨干和人才,对于后来革命军队的建设意义重大。
(2)本小题考查对西安事变意义的掌握。1936年,在中共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从而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本小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邀请下,毛泽东赴重庆,就建国事宜与国民党展开谈判。因此,材料三反映的是重庆谈判。通过43天的激烈讨论,双方达成了《双十协定》。
(4)本小题考查从宏观上把握国共关系的能力。国民革命期间(1924年—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国共处于敌对、对峙状态,中共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抗战期间(1937年9月到1945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12.
(1)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
(2)本题考查北伐的对象;
(3)本题考查的是叶挻独立团的相关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国民革命的重大事件北伐战争的意义。
选择题
综合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