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同步练习
1.加点字注音。
更互(
)贮(
)炀(
)砥(
)
和纸灰(
)燔土(
)讫(
)瞬息(
)
2.解释加点的字: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
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
则字平如砥:一板已自布字:
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每韵为一帖:
以纸帖之:有奇字素无备者:
旋刻之:不若燔土:
用讫再火令药熔:殊不沾污:
若止印三二本
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
以不以木为之者:
若
不若燔土: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若止印三二本:
印五代时始印五经火火烧令坚:
乃密布字印用讫再火令药熔:
4.翻译下面句子。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一板已自布字。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4)用讫再火令药熔。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6)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5.《活板》选自,作者是代的,他是一位_______家、_____
家。
6.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有四大发明,还有很多其他的发明,请你举出一个例子,介绍这种发明。说清楚这种发明的过程、作用及影响。
课内同步阅读。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
)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
)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每一帖,木格贮(
)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以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
)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7.在括号内给黑体字注音并解释。
8.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活板,就是活字板。板,同“_____”字,活字板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9.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主要是________(备选:①记叙 ②议论 ③抒情 ④描写 ⑤说明)
10.活字印刷的特点是________(①用胶泥刻字 ②效率高 ③检字科学 ④活)
11.“布衣”一词的解释应是________(①穿布衣 ②穷人 ③平民)
12.每字为一印,“与若止印二三本”两句中的“印”字应分别译为 和_____。
13.从“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和“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这两句话中,“成”和“就”是同义词。在这一段文字中“则第二板已具”中的“具”字与“此印者才毕”中的“毕”字,它们的同义词应分别是_____和_______。
14.文中第一句话在全段中起______作用。(①概括、②总领 ③承前启后)
15.用“‖”给“其法……殊不沾污”一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将布字的四道工序用号码在原文上标出。
16.这一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备选①举例子 ②列数字 ③分类 ④下定义 ⑤比喻说明⑥作比较)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gēng
zhù
yáng
dǐhuò
fán
qìshùn
2.【解析】根据课后注释作答
【答案】动词,接近、靠拢。准备好,齐备。交替,轮换。完成。贴上标签,动词。标签,类,名词。随即,马上。用火烤,动词。
3.【解析】考查通假字。
【答案】已,通“以”。止,通“只”。
4.【解析】抓住关键词翻译。
【答案】《梦溪笔谈》宋沈括科学家政治家。
5.【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答案】《梦溪笔谈》,宋,沈括,科学家、政治家。
6.说清楚这种发明的过程、作用及影响。(早在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宋代时,指南针用于航海。阿拉伯人从与中国商船交往中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来导航,约在12世纪,传播到了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课后能力提升:
huò yáng zhù fán
《梦溪笔谈》 沈括 宋 版
⑤
④
③
字模 印刷
备、讫
②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二三本……瞬息可就‖不以木为之者……
②⑤
基础知识达标
课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