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科学【分层测试AB卷】基础篇(A卷)
(考试范围:第1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B.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C.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上空与陆地上空之间
D.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2.下列有关水的需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仙人掌不需要水,因此放在露天阳台上的仙人掌不需要浇水
B.沙漠植物沙拐枣不需要水,因为沙漠上层几乎不含水
C.骆驼有时需要水,有时不需要水
D.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水
3.影响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外界条件是( )
A.加入水的多少 B.加入溶质的多少
C.是否进行振荡和搅拌 D.温度的高低
4.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的是( )
A.块状固体药品可以用手取出
B.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用药匙取一些蔗糖,尝一尝是否有甜味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
5.某同学做“比较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他对实验提出的下列要求中,多余的是( )
A.取质量相同的蔗糖和食盐 B.取质量相同的两杯水
C.蔗糖和食盐放入水中后都不能进行搅拌 D.两杯水的温度应当相同
6.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7.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电源后,两支玻璃管内的水面都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正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B.接负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C.两支玻璃管内水面下降一样快 D.不确定
8.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汽水、石灰水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肥皂水、碘酒 D.酒精、泥浆、汽水
9.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F甲<F乙 D.F甲>F乙
10.人在齐胸的深水中走路时会感到轻飘飘的,这是因为( )
A.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变小了,但不为零 B.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为零
C.人在水中受到了水对他向上的浮力 D.人在水中不受浮力
11.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经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21·世纪*教育网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 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时更大
12.如图所示为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21·cn·jy·com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
避免浪费
B
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各垫一张相同的纸
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C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更加简便
D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13.饱和食盐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 )
A.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B.食盐的溶解度会减小
C.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D.溶液的体积会增大
14.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16.在温度60℃时,一只盛有不饱和蔗糖水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乒乓处于漂浮状态。而后,温度降低到20℃,乒乓仍处于漂浮状态。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乒乓所受到的浮力
B.乒乓露出液面的体积
C.蔗糖的溶解度
D.溶液质量分数
17.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盛有水的杯子里,溢出了100N的水,则小球受到的浮力( )
A.一定等于100N B.一定大于100N
C.小于或等于100N D.大于或等于100N
18.下列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等于5%的是( )
A.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得到的溶液
B.100g水中溶解5g食盐得到的溶液
C.每100g食盐溶液中含有5g食盐
D.将食盐和水按1∶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19.将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直到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错误的是(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20.在分析"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船体是上浮了一些,还是下沉一些"这个问题时,有下面几句话:①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会漂浮在液面上②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所受浮力不变③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上浮一些④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⑤轮船排开较小体积的海水就可获得所需浮力。其正确分析过程的顺序是( )21教育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④①⑤③ D.①②④⑤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所示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可以模拟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从水下500米下潜到1000米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向外拉动甲图中的注射器活塞,那么模拟潜水艇的试管将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位置不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乙图表示水循环模拟图,图中B表示的是水循环中的 环节;水循环的动力来自 。 www.21-cn-jy.com
(3)能使丙图中石蜡熔化,塑料片掉落的物质是 (填“氢氧化钠”、“食盐”或“氯化铵”)21*cnjy*com
(4)丁图中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1号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2号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 。
23.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 。
(2)将5g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 。【版权所有:21教育】
24.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需要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三个步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三个步骤的三个步骤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在溶解和过滤中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蒸发结晶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 (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D.继续加热,停止搅拌
25.下列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铵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20 ℃时100 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钠________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_______℃之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和50.0 g氯化铵配成50 ℃的溶液,再冷却到20 ℃,烧杯中析出固体为________g。2-1-c-n-j-y
26.质地均匀的小球漂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切掉小球露出水面的部分,小球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球剩余部分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它将__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2分,共24分)
27.如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 。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
(3)配制时应选择 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28.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 ℃、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来源:21cnj*y.co*m】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 “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填序号)。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 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 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药匙、量筒(100?mL)、____________。
29.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www-2-1-cnjy-com
(1)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 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21cnjy.com
(2)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30.如图甲所示,石块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21*cnjy*com
(1)石块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31.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
(1)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2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kg。
(2)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4g/cm3)的硫酸,稀释后20%硫酸溶液体积为多少ml(计算结果保留至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D
D
C
D
B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C
C
A
D
B
D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1)吸附 (2)变大
22.(1)不变 下沉 (2)水汽输送 太阳辐射
(3)氢氧化钠 (4)复燃 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23.(1)溶剂__。 (2)烧杯底部观察不到食盐固体颗粒__。
24.(1)加速溶解 引流 (2)B
25.(1)NH4Cl(或氯化铵) (2)36.0 10~20 (3)12.8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6.不变 上浮
解析:其露出水面的那部分截去后,小球的密度不变,仍然小于水的密度,小球剩余部分仍漂浮,所以将小球剩余部分浸没入水中将要上浮。21教育网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7.(1)玻璃棒; (2)药品与砝码放置错误; (3)100; (4)④②①⑤③.
28.(1)无法判断 (2)②③⑥ (3)胶头滴管、玻璃棒
29.(1)A、B、D、E; 等于; 无关;
(2)错误; 过程不完整,没有探究物体浸没后受到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四、解答题
30.解析:(1)由图乙可知,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等于重力,即:F=G=1400N,石块的质量:21cnjy.com
m石===140kg,
当石块全浸入水中后,F浮=G-F′=1400N-900N=500N;
(2)根据F浮=ρ水gV排,得:
V排===5×10-2m3,
因为石块完全浸没,石块的体积:
V石=V排=5×10-2m3;
31.解析:解:(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0kg×16%=32kg.
(2)设稀释后20%硫酸溶液体积为x,
50×98%=1.14x×20%
x≈214.9cm3,
214.9cm3=214.9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