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
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 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现在合在一起编成课文。
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
2、把握海伦再塑生命的成功因素;
3、理解人物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本文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海伦 凯勒热爱生活、坚忍不拔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重点】
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2、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1、把握海伦再塑生命的成功因素;
2、结合海伦 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以及她的老师的有关材料,课外能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开阔视野,增加课外积累;
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语。
19世纪出现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 凯勒。
——马克 吐温
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的孩子,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作者海伦 凯勒。
2、简介海伦 凯勒。
据你们了解海伦 凯勒是个怎样的人?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后来海伦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另著有《海伦·凯勒日记》、《走出黑暗》。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一岁半就又盲又聋又哑,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的孩子,顽强的生活下来了,长大后成为一名有杰出成就的人物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个残疾人成长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字词积累。
搓捻
企盼
繁衍
迁徙
花团锦簇
2、据义填词。
(1)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3)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4) :忽然间明白过来。
答案:(1)小心翼翼 (2)不求甚解 (3)美不胜收 (4)恍然大悟
3、层次结构。
第—部分(第1-13段),写莎莉文老师来到“我”身边,并教我认识实物的名称。
第二部分(第14-21段),莎莉文老师引导“我”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让“我”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第三部分(第22-39段),莎莉文老师引导“我”领悟像“爱”这样抽象的概念。
4、思考并回答。
(1)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生命的原貌是什么样子的?
(2)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她的感受又是如何?
5、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莎莉文老师都教了海伦什么?海伦有什么收获和感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莎莉文老师教授的知识
我的收获
感受
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知道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打开希望之门。
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
明白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美好;体验到自然严厉暴躁的一面;美妙。
启迪思想之光。
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
从语言中领悟到许多抽象的概念;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之间。
领悟爱的真谛。
6、走进文本。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的事物,为“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心中充满喜悦。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爱戴之情。
7、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老师?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8、文中有一句话指出了莎丽文老师对我的人生影响,请找出这句话。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莎丽文老师。
9、莎莉文老师为“我”再塑生命,做了哪些事?
学生复述莎莉文老师的事迹。
明确: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的文字;莎莉文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
10、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莎莉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明确: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11、海伦 凯勒的成功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她本人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请再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本人心理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明确:
(1)海伦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也无法用自己的嘴说出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关于这一点,本文描述:“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这种性格,即使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也时有表现:“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这些都是急于想走出黑暗、沉寂世界的焦躁不安的心理反应,文中十分形象地展示了这一阶段的心灵历程:“朋友,你可曾独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光明!快给我光明!”
(2)但她毕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doll)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在学习过程中,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着事物。这样,她能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3)海伦不仅对知识总是怀着这种新奇的感受,对大自然也格外敏感。“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即使在给自然的恐吓之下,仍然细心地体验着这个自然世界的另一面。在美好的春光中,她更是热切地体察和探索着大自然的奥秘,即使是爬树被擦破了皮,仍然“有一种美妙的感觉”。
(4)当掌握了语言的钥匙之后,她急于运用,历尽艰辛,总是感到“无比美妙”。因为她能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象”。对“爱”的困惑,反复追问,得不到满意的回答,仍执著痴想,“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直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5)小结:海伦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可以说,她虽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心灵比常人敏感而丰富,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12、文中有一句话指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人生影响,请找出这句话并理解“再塑生命的人”这一标题深刻的含义。
明确: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莎莉文老师。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它的深刻的含义是:“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本文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三、课文赏析: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 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
运用比喻,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2、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严厉、暴躁的一面,以“利爪”形象说出。
四、人物形象:
1、沙利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水的?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1)我区分不了水和杯,沙利文老师带我到井房散步,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时,让我感受到水的清凉和流动,然后在我的手背上写“水”字,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2)沙利文老师使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子不是一回事,从此,我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唤起了对世间万物认识的一种愿望,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自己拥有了求知所带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所以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此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
2、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为题,表达了了作者对老师怎样的感情?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3、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答案: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方法,教学循序渐进,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充满爱心、耐心的教育艺术家。
4、课文展示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足迹。通读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的性格特点。
答案:海伦是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海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极高的悟性和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她用触觉感知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事物,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这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莎莉文小姐以她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 凯勒的生命,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感情──隽永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植于海伦的心田。海伦 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如果有三天视力的话,首先想长时间地凝视着莎莉文老师的脸。在写这篇文章时文笔优美,充满了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下面我们就以第三部分为例学习它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学生感情诵读课文22~39语段。
2、找出文中关于“爱”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明确:“爱是花的香味吗?”──爱是给人带来愉快而美好感受的东西。
“爱是不是太阳?”──爱能给人光和热,能使万物茁壮成长。
“爱有点儿……也不想玩了。”──有了爱,你就快乐,生活就变得美好。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作者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领悟到了爱的真谛,这种爱的感觉和体验让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爱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答案,请说说你的心声吧。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按以下的格式写几个句子: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给人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给人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读过的课文中,有不少内容都与爱有关,回忆一下,与同学交流。
五、课堂总结: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全文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六、练习巩固: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送给海伦洋娃娃、教给海伦很多的字词、教她
等
几件事,赞扬了莎莉文是一位 的好老师;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答案:用触觉感受“水”字;教育有方
略。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