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
1.“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郡县制
2.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 加强皇权。那么,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
A.“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D.“窃钩行珠,窃国者为诸侯”
3.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起子弟”;采纳董仲舒的二减一,“罢免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个体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
4.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望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气”。此建议( )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土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6.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汉武帝时期,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了什么官职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 )
A.刺史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
7.在海昏侯墓的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组绘有“孔子”“颜回”“叔梁纥”等人物形象的屏风组件。这说明西汉中晚期上流阶层将崇儒作为一种时尚,其主要原因是( )
A.百家争鸣影响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D.孔子私学的推广
8.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
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9.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
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10.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派张骞出使西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 D.反击匈奴
11.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评论中“大风气”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尊孔复古” D.“学而优则仕”
12.《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 88 年)章帝死,年仅 10 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 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 时期历史现象是( )
A.丞相权力膨胀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专权 D.宦官专权
问答题
13.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作什么?为达到这一盛世局面,汉武帝在政治、军事、思想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14.
治国方略对国家的发展、国力的强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四个方面列述汉武帝的治国方略,并做简要的评价。
1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请问这段文章的作者是谁?
(2)他的思想代表哪一思想派别?
(3)汉武帝采纳谁的什么建议后,把它立为正统思想?
(4)请从文章中抄写一句对你人生成长最有帮助的原话。
材料题
16.“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
(2)汉武帝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3)此建议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上”是指哪一个皇帝?
(2)该皇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概括该皇帝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
18.电视剧《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54年的统治历程。他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为了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他采取了谁的什么建议?
(2)为了解决王国问题,他实行了什么措施?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 2.A 3.D 4.B 5.C 6.D 7.B 8.C 9.C 10.C 11.B 12.C
13.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作大一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设立太学;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军事上,大规模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上实现了大统一,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故答案为:
大一统;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军事: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主要意思相符即可得分)
14.
政治上:为解决王国势力实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专卖,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办太学;
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丝绸之路;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开辟了海上航线,即海上丝绸之路。
评价: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外交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或创新)促进历史发展(或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5.
(1)
孟子;
(2)
儒家;
(3)
董仲舒;
(4)
舍生而取义者也。
16.(1)由材料“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可知,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以统一言论和思想,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儒学思想的地位,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巩固了统一。
故答案为: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统一言论和思想(写巩固统一也可以);
(3)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儒学思想的地位,使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巩固了统一。
17.(1)据“主父偃”“…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可知,材料中的“上”是指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使儒家教育官方化;
(3)据“…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可知,为了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皇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
(1)汉武帝;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皇权。
18.(1)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3)为了巩固统治,在经济上,汉武帝整理财政,统一货币,实行盐铁专营。
故答案为:
(1)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颁布推恩令;
(3)整理财政,统一货币,盐铁专营。
【解析】
1.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主要准确识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关内容。
2.
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
加强皇权。持“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大一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大力推广儒家教育,设太学。
故选A.
本题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3.
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在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使诸侯国越分越小,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如题干所述,西汉实施的上述措施的目的是强化大一统。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表现.识记汉武帝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强化大一统的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4.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教材。因此说材料董仲舒“愿望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气”的建议体现了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和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的思想;
故选B.
本题以董仲舒给汉武帝的建议为依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
本题以董仲舒给汉武帝的建议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5.
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故选C.
本题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汉武帝统治的知识;
本题以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汉武帝统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6.
汉武帝时,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为专职监察官,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
故选D.
本题以司隶校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汉武帝时期,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官职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的官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7.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因此西汉中晚期上流阶层将崇儒作为一种时尚。
故选B.
本题以西汉中晚期上流阶层将崇儒作为一种时尚为切入点,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发展的史实。汉代建立后,诸子百家的思想还很活跃,思想上不统一的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他各派学说都受到排斥。这样,在思想领域,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正是董仲舒要求“独尊儒术”的言论,C符合题意;AB项体现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体现了黄宗羲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不合题意。故选C。
9.
本题考查儒家文化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汉代建立后,诸子百家的思想还很活跃,思想上不统一的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他各派学说都受到排斥。“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是董仲舒要求“独尊儒术”的言论,C符合题意;AB强调的是儒家的“以德治国”,不合题意;D项体现了黄宗羲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高尚品质,不合题意。故选C。
10.
汉武帝时期,为了消除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他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推恩令的颁布体现了题干材料中贾谊的主张。
故选C.
本题以贾谊《治安策》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
本题以贾谊
《治安策》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1.
据“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可知,评论中“大风气”指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一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故选B.
本题以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12.
“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这反映的是东汉时期外戚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外戚者,皇亲国戚也;皇帝的妻子,皇后娘家兄弟,与皇族宗亲没有丝毫关系。最有名的是太后的兄弟,也就是国舅。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外戚专权;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13.
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汉武帝在政治、军事、思想上实行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14.
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政治方面:①改革官制,加强皇权。打破封侯为相的惯例,起用布衣为相,完全控制丞相。任用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职,共议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其中尚书令权力日重。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称为“外朝”;②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实行察举制,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13州,每一州作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③颁布推恩令和限制蕃王的“附益之法”,使诸侯王问题得以解决。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2)军事方面:①建立侍从皇帝和警卫首都的侍从军和禁卫军;②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兵大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③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夷地区设立犍为等郡。在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3)经济方面:①改革币制。前115年下令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②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③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④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⑤颁布世界最早的治虫法规;⑥在干旱地区推广区田法和代田法。(4)对外关系:①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晋见汉武帝;②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③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5)思想方面: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②尊儒的同时,崇尚法制。尊儒尚法是他统治的根本思想。(6)文化方面:①“太初历”;②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外交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或创新)能促进历史发展(或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等。
15.
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成就。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故《鱼,我所欲也》的作者是孟子。
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知识。孟子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孟子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故孟子属于儒家的思想。
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加强思想方面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西汉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本题属于发挥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学生回答出“舍生而取义者也”即可。
16.
本题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切入点,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本题以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7.
(1)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
(2)本题主要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的相关史实。
18.
(1)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
(3)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选择题
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