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四单元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1.背景解读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 2.内容梳理
本文记叙了“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5):写“我”去爬悬崖的原因。
第二部分(6—17):写“我”爬悬崖的经过,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三部分(18—28):写“我”在父亲的鼓励和指点下,摆脱困境。
第四部分(29):写“我”得到的启示。基础训练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是在费城,一个kù rè( )的七月天。
(2)我往下看,感到阵阵yūn xuàn( )。
(3)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hōnɡ tánɡ dà xiào( )。
(4)当我感到jīnɡ huānɡ shī cuò
( )时,我都能够轻松应付。
酷热晕眩哄堂大笑惊慌失措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场上,那个走失的小女孩一看到妈妈就哄堂大笑,随即就投入妈妈温暖的怀抱。
B. 不可否认的是,非洲培养的医科毕业生人数仍然不足,而且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C. 斯大林格勒战役经历了惊慌失措的一百九十九天,成为二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
D. 我仰望眼前这座悬崖,只见危峰兀立,瘦骨嶙峋。我不禁全身颤抖。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 “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4. 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课内精读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到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5. 选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文意写出选文“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摆脱困境的经历。毫无信心——信心萌发——信心大增——有巨大成绩感。7. 选文第1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在悬崖上的心理活动,请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句中的“感觉”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心理描写,衬托了“我”紧张、害怕、恐惧的心情,增加了情节的曲折与紧张,有力地突出了主题。不能。“感觉”是慢慢试探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向前迈步,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原意,表达效果也不好。9. 文中“我”在父亲的引导下脱险的经历使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至少写出两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无论是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解决,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②路要自己走,但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从父亲的教育方法谈亦可)童真
刘继荣
①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②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③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小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④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
⑤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他们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作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 ⑥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这时,空荡荡的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女儿似乎毫无戒备,一一告知,好像还顺口说出一连串电话号码。我心中惴惴不安,靠近两步,准备随时现身。
⑦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_此时,陌生男子从 背包掏出一把玲珑的小红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会怎样应付, 。
⑧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退让。我赶紧走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广场上扔鞋小妹妹的妈妈。她挡在陌生男子面前,质问他意欲何为。陌生男子大窘,举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品店儿童节大酬宾。他解释,因为小女孩实在太可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⑨女儿对尴尬的陌生男子说:“叔叔,我想要两把小伞。”我颇为疑惑,男子开心相赠,还给婴儿车上也插了一把,我心里暗自决定,下周带全家人去这家店里吃甜品,女儿看着熟睡的小妹妹,惊喜地说:“这是扔鞋的小妹妹。”推车女子莞尔一笑:“真是有缘。我生怕你遇到了坏人呢。”
⑩到家后,我崇拜地问女儿,为何能这么聪明的应对陌生人。女儿骄傲地告诉我,在幼儿园老师经常讲,还请警察叔叔在课堂上演练,她做得最好啦,但我仍有疑惑:“那你为什么把地址和电话都告诉她了?”女儿得意地笑道:“我说的全是舅舅家的,坏人一定找不到我的!”全家人哄堂大笑。有这么一个外甥女,舅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女儿:“你为什么要两把小伞?”她回答:“昨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叫黄丝丝,总是哭,不说话也不玩。我送一把小伞给她,她就会笑的。”
?我的心忽然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_这份童真与善良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而现在又是如此的陌生。 ?只是,欣慰之余,我内心却又是一丝沉重,如鲠在喉:天真的女儿在应付“陌生叔叔”的时候,是如此老练,如此“聪明”,这让我心中又多了一份陌生,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也许,面对陌生的童真,我们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文有改动)
1. 初读文章,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忧心忡忡十分紧张回家路上发现女儿的童真、善良2. 细读课文,完成下面题目。
(1)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会“又惊又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惊”是因为原本憨憨的女儿会如实地告诉陌生男子,但实际是女儿对陌生男子有警惕之心,懂得保护自己,出乎“我”的意料。②“喜”是因为见到如此懂得保护自己的女儿,“我”不由地生出喜悦之情,再也不担心女儿被陌生人欺骗。(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常常进行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危险、世俗比作浊流,把孩子的童真与善良比作清泉,浊流与清泉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童真与善良的赞美:像清泉一样让人觉得甘甜,突出童真难能可贵。3. 纵观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文章第段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请写出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理由,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陌生的童真”是指女儿并不像“我”想象中的全然地信任陌生人。另一方面指的是成人已失去了童真,带着世故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再相信陌生人。
②看法:“我”“喜”是因为如此懂得保护自己的女儿让我不由得生出惊喜之情,“忧”是因为女儿如此之小就懂得这些世俗的东西。
③感悟: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