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杨修之死目标引学1.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了解杨修的有关史实。
2.初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字词。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长篇巨著《三国演义》,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他在这部著作中,借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了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的倾向。
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
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后逐
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
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
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
称帝,追尊为武帝。精兵法,著有
《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等书。
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
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
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
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今整
理排印的《曹操集》。
杨修,确有其人《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书上,都有杨修事迹的记载,可以说是一个才子。他字德祖,出身于一门四世三公的士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彪曾任太尉,始终跟着被曹操挟持的汉帝,杨修则当了丞相主簿,杨修聪颖过人,史有传载。《世说新语〈捷悟〉》篇所辑的七则故事中关于杨修的就占了四则。他以自己杰出的才华闻名洛阳,也因为才华被曹操罗致并委以主簿要职。介绍有关背景与情节: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杨修之死》即后半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的主要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遣大军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败;复兵退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课文节选由此开始。节选部分着力叙写曹操杀杨修的前因后果,改题为“杨修之死”是耐人寻味的。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利用工具书、注释解决生字词。
3、对于不能解决重点语句,全班共同解决。
自学认真的同学得 字词检测:给下列字词注音或解释。正确得适庖官进鸡汤。
夏侯惇入帐,
禀请夜间口号。
行军主簿杨修
喝刀斧手推出斩之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
心甚忌之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适逢páo厨dūnbǐngbùhèshì 倚仗不拘礼俗shuò多次 屡次jì忌讳嫉恨盒。当时写做“合”chíqì完而心恶之
半晌而起
佯惊问
何人杀吾近侍
众以实对
曹丕知之
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
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
令各出邺城门
植然其言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wùshǎngyáng假装shì回答pī地名zhǎnglù竹器sì守侯于是zèn诬陷中伤yè认为对应对提问的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翻译比较准确的同学得①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②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③人皆不晓其意。
④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⑤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⑦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⑧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 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 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曹操跳起来拔出剑杀了他,又上床睡着了。 经常邀请杨修谈古论今,一夜也不停。 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丞相并不在梦里,你们才真是在梦里啊! 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条文来回答。 课件15张PPT。激趣导学 你知道哪些三国故事?请讲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三国故事《杨修之死》,去认识曹操、杨修这两个历史人物吧!
1、结合故事情节分析曹操、杨修的形象。
2、学习通过故事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3、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从中领悟做人 的道理。
目标引学预习检测:1、给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 (1)庖官(? ) (2)食讫( )
(3)佯惊(?? ?) (4)谮害(? ? )
(5)麾军(?? ?) (6)绰刀(? ? )páoqìyángzènhuīchāo (1) 数犯曹操之忌( )
(2)适庖官进鸡汤( )
(3)丕如其言( )
(4)植然其言( )
(5)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正逢禁忌依照认为……对的只要 2、解释画线词的意义: 独立自学:速读课文,明故事情节 1、你认为导致杨修之死的直接事件是什么?
本文采用的是哪种记叙顺序?
2、课文写了杨修数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件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要求:速读课文,独立思考、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 奖给积极展示、声音洪亮的同学。
找一找:课文写了杨修数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件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园门改阔众人分酥梦中杀人吴质事件计出邺城为植答教竟取匙与众分食讫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知其事,径来告操君奉王命而出……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丞相嫌园门阔耳鸡肋事件收拾行装 准备归程大怒斩之虽称美,心甚忌之虽喜笑,而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大怒,因此亦不喜植大怒,已有杀修之心疑难点拨 从这些事件我们看出杨修能参透曹操之意,破解曹操内心,后人对杨修有诗赞曰: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曹操的心理反应程度在逐渐加深。杨修曾慨叹曹操的近侍是“梦中人”,想不到他自己也成了“梦中人”。表面上杨修是“真知魏王肺腑”,实际上是“真不知魏王肺腑也”。
合作共学一:精读课文,析人物形象
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一件事、一句话或一个词等),说说曹操或杨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每组自选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奖给分析较好的同学。
“从 (事件、句子、字词)中,我读
出了一个 的(杨修,曹操)”
要求:根据所给句式,独立思考、批注,
然后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
大家想想,在你们所学的历史中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初中课本中我们曾学过他的哪些作品?《观沧海》《龟虽寿》其中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
年,壮心不已。 多豪迈的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啊!他
一向唯才是举,胸襟广阔。他兴屯田,抑兼并,统
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起到一定的
作用。他领导的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
的战役。他善诗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
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也有所反映。文本中的曹操是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
型,不能与历史相提并论。因此,我们看历史人物
要学会辩证地去看待,不能片面去理解。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
易中天:我认为对曹操的评价就是这五个
字——可爱的奸雄 合作共学二:悟读课文,探杨修死因 关于杨修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有人认为另有他因,你认为呢? (注意结合文中事件阐述) 1、恃才放旷
2、数犯操忌
3、介入曹氏政治纷争中 要求: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
奖给表述准确清楚的同学。以史为鉴,得人生启示: 杨修之死的悲剧,在人生的舞台上,从古演到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实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醒呢?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读完《杨修之死》,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诸葛亮有言: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托尔斯泰说: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
“真语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拓展促学 读下列材料,说说你赞同纪晓岚的做法吗?为什么?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杨修的死因,品评了人物形象,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韩非子说:“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杨修之死不仅在于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更在于个人不拘小节,缺乏自知之明。一个人要明于知人,暗于知己,希望学习这篇课文能激发同学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进一步学习做人的道理。检测固学完成《阳光课堂》基础达标部分。 推荐阅读 《易中天品<三国>》之曹操, 认识一个立体的真实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