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第一、二单元选择题和判断题复习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第一、二单元选择题和判断题复习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9-28 08: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第一、二单元选择题和判断题复习试卷
科学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
1.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A、番茄酱冒出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出现裂缝
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
2.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
)。
A、平原
B、山地
C、沙漠
D、丘陵
3.地震波在(
)的岩石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传播较慢。
A、较软、坚硬
B、坚硬、较软
4.地球的内部分为(
)层。
A、2
B、3
C、4
5.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6.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
)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7.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8.地球内部是(
)。
A、运动的
B、宁静的
9.地球内部是(
)的。
A、冷
B、热
10.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
B、祖冲之
C、沈括
11.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12.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年。
A、1967
B、1976
C、1980
13.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
)。
A、14千米
B、20千米
C、100千米
14.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开采矿石
D、种植庄稼
15.北宋时期的(
)所著的《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A、张衡
B、沈括
C、孔子
16.细菌对人类(
)。
A、有益
B、有害
C、有益和有害
17.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
A、乳酸细菌
B、结核杆菌
C、双球菌
18.霉有(
)种颜色。
A、1
B、2
C、多
19.“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20.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
)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
B、细菌
C、病毒
21.生命体大都由(
)构成。
A、细胞
B、细菌
C、霉
22.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
A、牙齿变白
B、容易睡觉
C、清理微生物
2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
)。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门捷列夫
24.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
)分解苹果。
A、细菌
B、虫
C、水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二、判断题
25.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6.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7.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28.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29.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低东高


30.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31.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32.地球像一个煮熟的鸡蛋。(

33.地震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34.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钻孔的深度已经能达到无限深了。()
35.人类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猜测地球内部。(

36.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37.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8.地球仪上,我们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

39.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40.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41.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

42.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43.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44.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

45.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46.细菌不会制造食物,也不需要“吃”食物。(

47.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48.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49.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50.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2、【答案】A
【解析】【解答】我们的家乡处于平原地区,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主要地形地貌。
3、【答案】B
【解析】【解答】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分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
4、【答案】B
【解析】【解答】科学家把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
5、【答案】C
【解析】【解答】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麦哲伦的成就。
6、【答案】B
【解析】【解答】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拍摄。
7、【答案】B
【解析】【解答】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了地球。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第一张照片。
8、【答案】A
【解析】【解答】地壳是不断在做运动的,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地壳的运动。
9、【答案】B
【解析】【解答】地球内部是热的,有滚动的岩浆。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
10、【答案】A
【解析】【解答】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分析】本题考查张衡的发明。
11、【答案】A
【解析】【解答】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而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12、【答案】B
【解析】【解答】1976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唐山大地震。
13、【答案】A
【解析】【解答】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如果把熟鸡蛋比做地球,就连蛋壳还没有钻透呢!【分析】本题考查人类钻孔的深度。
14、【答案】D
【解析】【解答】引起地表变化的行为有: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引起地表变化的人类行为。
15、【答案】B
【解析】【解答】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在晚年所著作的《梦溪笔谈》中就阐述了有关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沈括的著作。
16、【答案】C
【解析】【解答】细菌对人类有益也有害。细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可以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可以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但是有的细菌会致病。【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益和害。
17、【答案】A
【解析】【解答】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有益的细菌。
18、【答案】C
【解析】【解答】霉有多种颜色。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霉的颜色。
19、【答案】B
【解析】【解答】“脓”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脓”的定义。
20、【答案】A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和生命体的关系。
21、【答案】A
【解析】【解答】生命体大多由细胞构成。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构成。
22、【答案】C
【解析】【解答】晚上刷牙是清理口腔里面的微生物,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刷牙的原因。
23、【答案】B
【解析】【解答】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发现者。
24、【答案】A
【解析】【解答】细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分解泥土里面苹果。【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活动。
二、判断题
2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的表面是由岩石、大气和水构成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
2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的沟壑,地球上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地球表面的千姿百态的。【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
2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
2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地球赤道半径约是6000千米。【分析】本题考查赤道周长和半径。
2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
3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了精确地、全景地描绘地球面貌,人们开始利用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拍摄。
3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科学家把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每层存在不同的物质。【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
3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由表及里构造分:地壳、地幔、地核;用煮熟的鸡蛋来比喻,也就对应于蛋壳、蛋白、蛋黄。【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构造。
3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分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
3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如果把熟鸡蛋比做地球,就连蛋壳还没有钻透呢!【分析】本题考查人类钻孔的深度。
3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科学家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地球内部。【分析】本题考查科学家猜测的途径。
3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张衡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分析】本题考查张衡的学说。
3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分析】本题考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3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形态,我们发现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用白色表示冰川、用黄色表示山地沙漠。【分析】本题考查地球仪。
3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2003年,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他说:“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航天事业。
4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形成地震。【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的产生。
4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其中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分析】本题考查四大灾害。
4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次生灾害为间接引起的灾害。【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灾害的分类。
4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地壳在不断做着运动。【分析】本题考查地壳的运动。
4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海岸边的礁石是由于受到海浪的冲击形成的。【分析】本题考查海边礁石的形成。
4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分析】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
4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取养料。【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食物。
4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存在场所。
4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一些细菌对人体也是有益的,比如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益和害。
4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种类。
5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判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