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13*父母的心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13*父母的心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28 11:5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父母的心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来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1926年写《伊豆的舞女》而成名。1968年因《雪国》《千羽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1、理清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2、反复阅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感悟小说主题,感受父母浓浓的爱
心。
4、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理解父母和珍视
亲情。
学习目标1、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三要素,理清故事情节。
2、默读课文,勾画出换子的过程中写贫穷夫妇感情
变化的词句, 并分析其当时的心理活动以及送、
换、要的理由。
3、分析穷夫妇和贵夫人各是怎样的人?
4、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自学提纲品味语言 体会感情夫妻二人眼含热泪,难舍难分对方条件优越/送走孩子可以过上好日/负担减轻一些贫穷
二儿换回大儿
父亲
无精打采
大儿子是接班人/
次序不对大儿子是接班人/次序不对
女儿换二儿母亲
不好意思,失魂落魄次子也舍不得/女儿去换他吧,就说老二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样。二儿子像去世的婆婆/已经5岁要回女儿
夫妻二人失声痛哭
女儿太小/宁愿全家饿死在一起。太小/与其……不如人物形象穷夫妇:疼爱子女
贵夫人:富有同情心、 善解人意小说的主题
表现父母崇高的爱心
1.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
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
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的爱
子之心?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合作探究 不好。因为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
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
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
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
母爱子之心。
好处:①符合生活的真实;②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
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③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
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2.本文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
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 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他们的心理变化展开的;父母最后的决定可以真切地反映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心。
“心”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眷爱之心,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导线,串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交流与分享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 交流与分享课后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