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文档属性

名称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8 09: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时局图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是什么?瓜分中国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义和团旗帜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2、兴起:
义和团运动先后在山东、直隶等地广泛开展起来。
3、发展:
1900年春,山东、直隶境内的义和团挥旗北上,逼近北京·。清政府逼迫采取招抚政策,义和团迅速控制京津地区。
4、行动纲领:
“扶清灭洋”
抗击八国联军
1、背景:
2、目的:
3、参与国:
4、经过:
5、结果:
6、失败原因:
7、影响:二、抗击八国联军
1、背景:
义和团运动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权益。
2、目的:
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3、参与国:
俄、英、美、日、德、法、意、奥
4、经过:
(1)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等地狙击敌人,侵略军狼狈退回天津租界。
(2)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3)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5、结果:
义和团运动失败。
6、失败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影响:
积极:
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列强压迫的反抗精神。
消极:
蒙昧迷信及其笼统排外倾向。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154时事报道三、《辛丑条约》《辛丑条约》1901年9月《辛丑条约》中方代表:李鸿章上图反映的是何时清政府与列强签定什么条约的情景?中方代表是谁?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炮台,允许列强各国
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赔拆禁划3、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4、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因为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
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了西方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目的:
根因: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天津----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小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镇压中国人民的的反抗斗争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思考《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英国英、法日本影响(危害)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条约完全沦为大大加深开始沦为XYO沧桑回眸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