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洋军阀的统治》练习
选择题
1.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2.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不同点是 ( )
A.孙中山的号召或领导
B.都是武装斗争
C.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D.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二次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缺乏思想准备
B.军事指挥失误
C.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D.北洋军阀力量强大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爆发“二次革命”背景的是 ( )
A.袁世凯加紧专制统治,控制政治。
B.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C.袁世凯解凯国民党
D.制造“宋教仁案”
5.“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是针对( )
慈禧 B.溥仪 C.段祺瑞 D.袁世凯
6.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C.帝国主义分而治之政策
D.护国运动
7.曾先后领导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是( )
黄兴 B.蔡锷 C.李烈均 D.唐继尧
8.关于两次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因相同,都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B.方式不同,护国运动采用武装斗争形式,护法运动是和平方式
C.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民主共和
D.结果相同,都取得胜利
9.美国支持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一战的根本目的是( )
让大战的双方互相厮杀,坐收渔人之利
B.抵制段祺瑞的势力
C.扶植黎元洪当总统
D.防止日本独霸中国
10.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要与袁世凯进行武装斗争
B.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
C.支持孙中山重新担任临时大总统
D.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二、简答题
11.阐释袁世凯专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12.阐释袁世凯复辟帝制、洪宪王朝作出了哪些指示?
材料分析
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
材料一:国民为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
行平民政治为宗旨。……保持政治统一,采用民生政策。
——摘自《国民党宣言》
材料二: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
以拯吾民。 ——摘自孙中山《讨袁宣言》
材料三:1917年非常国会议员通电:所幸诸公独持正义,兴师讨贼,信誓在人,救我黔黎,
定兹国难,公等之责,吾民之望也。……以谋统一,以图以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看,国民党奋斗目标是什么?其宗旨与同盟会纲领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
有这些变化?(6分)
材料二中,孙中山对当时形势的认识有何局限?(3分)
(3)上述材料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一时期的斗争存在着什么致命的缺陷。(3分
《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B和C都是宋组建国民党的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
2.A
3.D
4.C 解析:A、B、C三项都是“二次革命”发生的背景;解散国民党是“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的反动政策。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D
6.A
7.C
9.D
10.D
二、简答题
11.阐释袁世凯专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上: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2)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12.阐释袁世凯复辟帝制、洪宪王朝作出了哪些指示?
(1)修改总统选举法:终身、世袭
(2)接受日本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三、材料分析
13.材料分析
(1)巩固共和,建立议会政治制度,只提民权和民生两主义,不提民族主义,因为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达到。(6分)21教育网
(2)孙中山认为打倒袁世凯则能恢复民主共和。
(3分)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提不出新的革命纲领。(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