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8 11:43:58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华民国的创建》练习
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约法》
2.下列对1912 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组成的政府
B.革命派与立宪派平分秋色的政府
C.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D.旧官僚掌握实权的政府
中国改用公历纪年开始于( )
A.1898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12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l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中国( )21教育网
摆脱了殖民统治
B.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
C.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D.改变了社会性质
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百度网站上输入“1912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21·cn·jy·com
A.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B.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D.《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 )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www.21-cn-jy.com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 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 )
A.篡夺革命果实
B.建立新式陆军
C.出卖了维新派
D.公然复辟帝制
8.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9.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袁世凯
D.梁启超
10.南京“1912时尚休闲街区”是既有历史文化特色又具现代时尚风采的商业中心。该商业中心之所以取名为“1912”是为了纪念 ( )2·1·c·n·j·y
A.洪秀全当年在此附近发布命令,命令李秀成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孙中山当年在此附近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蒋介石当年在此附近成立国民政府
D.人民解放军当年在此附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二、简答题
11.阐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12.阐释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原因?





材料分析
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结社、宗教信仰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利。”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请完成:
材料一出自何文献?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何文献?该文献颁布于何时?其性质是什么?
《中华民国的创建》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B 解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终于结束。 21cnjy.com
5.B
6.B
7.D 解析:上述对联反映了袁世凯公然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
9.B
10.B 解析: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简答题
12.阐释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原因?
(1)帝国主义:破坏革命,扶植和支持袁世凯
(2)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3)革命派:软弱、妥协退让
(4)袁世凯:握有新军并使用反革命两手策略。
三、材料分析
13.材料分析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中华民国的创建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辛亥革命”,它推翻两千多年的帝制,那么我们将会迎来怎样的国家新制度呢?今天学习第9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
定都:
临时大总统:
国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五色旗
中国历代都采用帝王纪年,自汉武帝始,帝号和年号并存,这种纪年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末“宣统”时期。民国建立后,宣布采用中华民国纪年,使民众真切地感受到帝制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孙中山手书《大总统誓词》影印件
1912年元旦,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仪式结束后,孙中山亲自送各省代表到大堂阶沿,代表们请大总统留步,孙中山说:“我是人民的公仆,诸位是人民的代表,即是主人,理应送你们。”
1912年1月,孙中山、黄兴与陆军部成员合影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主要包括振兴实业、保护人权、革新教育、革除陋习等。这些政策法令,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原则和改善民生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法令措施: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生活、外交、法律等
1.政治方面,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信教等“私权”。
2.教育方面,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所颁发的教科书;注重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教育。
3.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鼓励发展实业,废除苛捐杂税。
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割除旧的风俗习惯。
1.目的:
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2.内容:
主权在民、民族平等、自由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浓缩记忆:民族主权、自由选举、三权内阁
体现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也是中国近代民主法制建设的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书影
《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三、清帝退位
辛亥革命中,袁世凯得到列强的支持,指挥北洋军向湖北革命政权发动猛攻,相继攻克了汉口、汉阳。与此同时,他派人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媾和。
1.帝国主义:
破坏革命,扶植和支持袁世凯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军事上:
(4)外交上:
“严守中立”、策划“南北议和”
“严守中立”的目的何在?
一是扶植袁世凯;
二是破坏革命;
三是维护在华利益。
扼杀、封锁
威胁
孤立
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原因
2.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3.革命派:软弱、妥协退让
4.袁世凯:握有新军并使用反革命两手策略
对帝国主义:承认不平等条约
抱有幻想,缺乏反帝斗争勇气
对袁世凯:
参加南北议和、
让位承诺、
同意袁在北京就任
(根本原因)
袁 世 凯 刚 一 上台,英国外交大臣马上公开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极友好的感情和尊敬。我们希望能出现一个政府,有充足的力量可以无所偏倚地对待各国,并能维持国内秩序以及革命后发展对华贸易的有利条件。这样的政府将获得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外交援助。”
想一想,外国人支持袁世凯的目的何在?
袁世凯是外国在我国树立的傀儡政权,外国想以此进一步入侵我国,以使他们侵略我国有乘之机。
幼年溥仪
1912年2月12日
宣统皇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覆亡。
宣统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次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誓仪式上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如果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城市是( )
A. 武昌、南京
B. 天津、北京
C. 上海、广州
D. 遵义、延安
A
2.中国改用公历纪年开始于( )
A.1898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12年
D
3.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定国是诏》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4.下列对1912 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组成的政府
B.革命派与立宪派平分秋色的政府
C.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D.旧官僚掌握实权的政府
C
5.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及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
---摘自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
(1) 材料反映出英国在对华政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把袁世凯作为在华新的代理人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告独立,清政府统治难以维持,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新的代理人来维持其在中国的利益。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发生以后,帝国主义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并进而破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在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上,充满了复杂的斗争。旧官僚,立宪派混入革命政权,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拥护袁世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等支持下,加紧篡夺革命政权的步伐,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严守中立
南北议和
成立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
颁布《临时约法》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
革命党人
革命党人
袁 世 凯
教学
板书设计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 第9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对内对外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多媒体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
重点 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
难点 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 如何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辛亥革命”,它推翻两千多年的帝制,那么我们将会迎来怎样的国家新制度呢?今天学习第9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导入能直接反映本课的主题,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身边发生的变化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师:预习本节知识点教师: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学生:1912年1月1日教师:定都在哪里 学生:南京教师:谁就任大总统一职?学生:孙中山教师:国旗是什么?学生:五色旗教师: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教师:中国历代都采用帝王纪年,自汉武帝始,帝号和年号并存,这种纪年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末“宣统”时期。民国建立后,宣布采用中华民国纪年,使民众真切地感受到帝制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教师:孙中山手书《大总统誓词》影印件图片展示教师:1912年元旦,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仪式结束后,孙中山亲自送各省代表到大堂阶沿,代表们请大总统留步,孙中山说:“我是人民的公仆,诸位是人民的代表,即是主人,理应送你们。”教师:1912年1月,孙中山、黄兴与陆军部成员合影教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主要包括振兴实业、保护人权、革新教育、革除陋习等。这些政策法令,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原则和改善民生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中华民国的性质是?学生: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教师:中华民国的建立对哪些方面进行了法令限制?学生: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生活、外交、法律等1.政治方面,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信教等“私权”。2.教育方面,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所颁发的教科书;注重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教育。3.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鼓励发展实业,废除苛捐杂税。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割除旧的风俗习惯。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教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教师:内容是什么?学生:主权在民、民族平等、自由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教师:什么性质?图片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书影教师:《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三、清帝退位教师:辛亥革命中,袁世凯得到列强的支持,指挥北洋军向湖北革命政权发动猛攻,相继攻克了汉口、汉阳。与此同时,他派人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媾和。教师: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原因有哪些?1.帝国主义:破坏革命,扶植和支持袁世凯(1)政治上:“严守中立”、策划“南北议和”(2)经济上:扼杀、封锁(3)军事上:威胁(4)外交上:孤立教师:“严守中立”的目的何在?学生:一是扶植袁世凯;学生:二是破坏革命;学生:三是维护在华利益。2.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3.革命派:软弱、妥协退让对帝国主义:承认不平等条约抱有幻想,缺乏反帝斗争勇气对袁世凯:参加南北议和、参加南北议和、同意袁在北京就任。袁世凯:握有新军并使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袁 世 凯 刚 一 上台,英国外交大臣马上公开说:教师:“我们对袁世凯怀有极友好的感情和尊敬。我们希望能出现一个政府,有充足的力量可以无所偏倚地对待各国,并能维持国内秩序以及革命后发展对华贸易的有利条件。这样的政府将获得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外交援助。”想一想,外国人支持袁世凯的目的何在?图片展示宣统退位诏书图片展示教师: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覆亡。教师:清帝退位次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教师: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誓仪式上图片展示教师: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图片展示 通过视频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互助学习。 教师出示相关的资料开拓让学生的知识面。 设置问题锻炼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当时的场景画面教师的问答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询答案。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培养学生归纳问题和整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巩固提升 1.如果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城市是( A )A. 武昌、南京 B. 天津、北京C. 上海、广州 D. 遵义、延安2.中国改用公历纪年开始于( D )A.1898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12年3.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D )A.《中华民国约法》 B.《定国是诏》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下列对1912 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完全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组成的政府B.革命派与立宪派平分秋色的政府C.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D.旧官僚掌握实权的政府5.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及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 ---摘自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1) 材料反映出英国在对华政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把袁世凯作为在华新的代理人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告独立,清政府统治难以维持,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新的代理人来维持其在中国的利益。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发生以后,帝国主义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并进而破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在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上,充满了复杂的斗争。旧官僚,立宪派混入革命政权,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拥护袁世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等支持下,加紧篡夺革命政权的步伐,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板书 一、中华民国的创建时间定都 总统性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内容三、清帝退位1.时间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