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第三章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中图版选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地理教案:第三章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中图版选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9-28 14: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板块构造学说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1.教学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 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地震、火山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地震逃生方法。
2.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岩石圈”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自然地貌与人工地貌”内容的基础与前提,更是自然地理学中最基础的、属于“增长点”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所谓“增长点”是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透析海陆变迁和地壳运动的成因内核,解释许多有关大地科学的复杂现象,还可以充分挖掘本专题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内涵,层层深入地帮助学生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即从地理事实上升到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上升到一般科学的思想方法,从一般科学的思想方法再上升到科学哲学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大地貌的形成、海陆变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等)发生的原因。
2.通过“大陆漂移学说”创立过程的学习,初步学会“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海底扩张学说”创立过程的学习,初步领会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板块构造学说”创立过程的学习,初步懂得前人研究成果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通过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的学习,初步认识人类对地壳运动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感悟科学探究的无止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科学质疑的重要性,从而辩证地看待科研成果,初步感悟科学探究的最高境界——科学哲学观。
【设计思想】青少年时期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知识的掌握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基础,科学思维方式是科学素养自我实现的“工具”,科学史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整合的切入点之一,科学质疑精神(科学哲学观)使科学素养形成走向“自由王国”。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2.难点:三种大地构造学说的创新之处,板块运动的动力。
四、教学安排
1课时(或1.5课时,视学习情况而定)。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
教师运用“近三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大地震分布图” 和“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历程示意图”为情境设计问题:
①地震的分布有规律可循吗?②是什么“增高药”使喜马拉雅山不断“长高”? ③“沧海桑田”表现为升降运动还是水平运动?

【设计思想】问题①、②并不急于要学生回答,而是为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做铺垫,问题②中诙谐的语言旨在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问题③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划时代意义作铺垫。此环节旨在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力争“课伊始趣即生”。
(二)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
1.“大陆漂移学说”——超越时代的理念
(1)出示世界地图,教师设问:“观察各大洲大陆轮廓图,你有何想法?”;预计学生可能会说:“大西洋沿岸的大陆可以拼合在一起”,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可加以提示。
(2)教师设问:“难道这是巧合吗?”;引发学生设想:“可能这些大陆原来在一起,后来分开了”;教师及时鼓励:“当年魏格纳也是这么想的,你们具有科学家的潜质!”;适时介绍魏格纳的故事,接着追问:“如果你是魏格纳,你如何验证你的设想?”;随着学生的七嘴八舌,证据逐渐清晰(古生物、古气候、古冰川、地质构造等)……;适时出示“大陆漂移(动画或图片)”,归纳“大陆漂移学说”主要观点——大陆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水平移动。
(3)教师设问:“‘大陆漂移学说’不同于前人的高明之处在哪里?”;预计学生会说:“前人认为地壳运动主要是升降运动,而魏格纳却认为是水平运动”,如果学生无法得出结论,可利用导入问题情境③加以引导。
(4)教师设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发表后反对者远远多于拥护者,这是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守旧的思想在作怪;无法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等”,引发学生的质疑——“大陆漂移的原动力是什么?”

【设计思想】“大胆设想但需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学生开启地理学科智慧之门的钥匙之一。没有“设想”就缺少探究的动力,敢于“设想”才能创新;只有“设想”没有“求证”只能算是“空想”,“小心求证”变“空想”为“科学”。“质疑”是科学研究不断创新的原动力之一,恰恰也是中国学生最为缺乏的科学素养之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地理科学思维方式的习得甚于地理知识的掌握。
教师以“科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的话语,导入“海底扩张学说”学习环节。
2.“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探测科技的“催生儿”
(1)教师设问:“湖底地貌有何特点?”,学生可能会回答“越往中间越深”,出示“湖底地貌示意图”,接着追问:“海底地貌怎样?”,学生可能认为与湖底一样,或无法回答,适时出示“海底地貌示意图”,接着出示“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不在海洋中部,而在海洋边缘”的海底地貌探测成果
(2)出示20世纪60年代海底探测技术新成果,教师设问:“海底地层年龄分布有何特点?”,如果学生无法回答,利用Flash动画逐步分解难点,在学生逐步明晰分布规律基础上,出示“海底地层岩石的年龄从海岭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海底地层岩石的年龄不超过2亿年,而大陆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有30多亿年”等海底探测结果。
(3)出示“六大洲同一地质年代的古地磁指示的地球磁极各不相同”古地磁研究成果。
(4)教师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引发学生思索,这一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板块运动示意图”(称为“海底扩张示意图”更恰当些)或教师提供的“海底扩张”Flash动画讨论。
学生可能提供的讨论结果:地幔物质从海岭处喷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这是造成大洋中海岭处较高的原因),新形成的大洋地壳推着老的地壳向两边移动,老的大洋地壳在海沟处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这是造成海洋边缘形成海沟的原因),回到地幔而熔融成地幔物质(这是海洋底层年龄不超过2亿年的原因)。
(5)教师设问:“海洋地壳运动的动力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地幔物质的对流是海底地壳运动的动力”;教师接着设问:“地幔物质为什么会产生对流?”,引发学生利用“大气对流层的热力环流”迁移出“地幔物质的热对流”。
(6)师生共同小结:“海底扩张学说主要观点:洋壳从海岭处不断生长并向两侧扩张,老的洋壳在海沟处俯冲入地幔而消失。海底扩张的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海岭)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
(7)教师设问:“如果要你为魏格纳正名,你怎样利用‘海底扩张学说’解释魏格纳生前无法解释的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已此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的“高明之处”——研究视角从大陆转向海洋,第一次总结板块运动的动力。
【设计思想】缜密的“逻辑推理”是地理学科无穷魅力的渊源之一,也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好帮手;人类的研究视野从大陆转向海洋(大陆漂移学说研究大陆、海底扩张学说研究海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换位思考方法,也是学生习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海底探测技术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教学转承:“海底扩张学说”问世后,科学家们重新审视“大陆漂移学说”,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3.“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大地构造理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初步认知“板块构造学说”。
(2)出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设问:“哪一个板块与其它五大板块明显不同?有何不同?”,学生可能回答:“太平洋板块不包含大面积陆地,其他五大板块既包含大面积海洋又包含大面积陆地”。这时,教师要及时说明板块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两种,为板块运动形成不同地貌做铺垫。
(3)在“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上出示:“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等”著名地貌位置示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些地貌的成因”。
教师呼应导入问题情境②设问: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接着设问:板块碰撞形成什么地形?学生可能会回答:形成高大山脉;教师追问:板块碰撞都形成高大山脉吗?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不同的地貌,并以实例说明;教师设问:板块张裂形成什么地貌?引导学生以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说明板块张裂形成的地貌类型。
(4)教师设问:“‘板块构造学说’的创新之处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板块构造学说’不局限于海洋或陆地来研究地壳运动,而是第一次把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适时出示“三级跳”。

(5)教师设问:“海洋从诞生到消亡如同人的一生,请问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地中海、红海、太平洋、大西洋分别代表人生的哪一阶段?”(严谨的逻辑推理已使学生处于疲劳状态,适时进行此环节有利于放松学生的神经,使教学张弛有度)。
(6)教师设问:“科学家孜孜以求研究地壳运动有何意义?”,引发学生思索: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科学研究的有用性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李四光先生“构造体系”摘掉“贫油国”的帽子(适时渗透民族精神)。
【设计思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科学研究在“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如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科学素养值得教师关注,这是科学哲学观的表征之一,也是科学素养习得的最高境界。
教学转承:“科学探究无止境,等待你的新发现”,引出大地测量的新成果。
4.大地构造学说的“四级跳”
教师设问:“你知道有哪些最新科技探测技术能精确测量板块运动吗?”,学生可能会联系课本“专题2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有关内容回答“全球定位系统”,教师适时出示“甚长基线(VLBI)干涉测量”最新研究成果(见下面课程资源),进一步说明“科学探究无止境”。
课程资源:
甚长基线(VLBI)干涉测量”是布设两个测点同时接收来自特定星体发出的射电波,根据到达两地极微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经过若干年的重复测量,便可以得出距离的变化。运用甚长基线干涉仪测量几千公里长的距离,误差仅几个毫米。上海天文台与国外天文台合作利用“甚长基线(VLBI)干涉测量”技术测的科研成果见下表:
上海VLBI观测站与国外联测的8条基线精度情况表
基线名称
变化率(毫米/年)
误差(毫米/年)
SHAO—KASH(日本)
-27.3
±1.3
SHAO—MRSS(日本)
-114.5
±4.9
SHAO—FBKS(阿拉斯加)
-13.3
±5.8
SHAO—KAVA(夏威夷)
-87.4
±6.2
SHAO—DSS45(澳大利亚)
-59.2
±4.3
SHAO—TASM(澳大利亚)
-45.9
±6.8
SHAO—WETZ(德国)
20.4
±12.6
SHAO—HART(南非)
13.4
±15.2
【设计思想】“科学探究无止境”,地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其他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地理学的研究注入理性的“火花”,此环节引发学生感悟“有很多未知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究”,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再次回到导入问题情境①:“地震的分布有规律可循吗?”,前后呼应进入“火山、地震及其分布规律”的教学。
(三)地震与火山
1.引导学生自学“地震与火山的成因”
【设计思想】“地震与火山的成因”对高中学生来说无需老师“扶着或牵着走”,教师“该放手时应放手”。
2.地震与火山的分布规律
出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和“世界地震、火山分布图”,教师设问:“世界地震、火山分布有何规律?”“我国为什么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引导学生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设计思想】“学习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学以致用”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习得地理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
3.引导学生总结“地震与火山的危害”,并设问:“火山活动一点好处也没有吗?”
【设计思想】中国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减灾防灾意识是地理学科需要时时关注的问题,辨析“火山活动的利弊”有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地理现象。
4.模拟“地震演习”
利用Flash动画模拟地震,分别模拟在“学校”、“家庭”、“商场”、“影院”、“户外”等场景下的逃生及避震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情境选择逃生方法,并说明理由。
【设计思想】地震灾害对生命造成巨大威胁,不可能在真实场景中演习逃生方法,多媒体课件为逃生演习提供了可能;生命教育也能在地理教学中巧妙渗透。此环节把趣味的形式与逃生的严肃问题相结合,希望能够“课虽过趣尤存”。

六、专家评析
1.教学设计的主轴,是否应该(或明或暗)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仅使学生增强了“会学”地理的技能、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虽然目前教师们在目标设计上都有“情感”这一块,但在其后的重点、难点、方法、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几乎很少涉及。
2.“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这句话说的人已经很多了,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大量的课程资源,去粗取精,找出“命门”所在(如:“三级跳”的核心),如果此时拿出“万物简史”等有关书籍向学生展示一下,读上几句效果会是怎样呢,不妨每个专题推荐一些书或网站,当然教师有义务经常向学校图书馆提供经选择的地理书目,并促其添置。
3.吴照老师提出“课伊始、趣即生”和“课虽过、趣尤存”,这个思路很好,如果每节课都能真正做到,教学的有效性会显著提高,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的挑战。既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又要有合适的素材,还要有表达的技巧。另外教学安排是否用2课时为好。关于“大地构造学说”的“四级跳”标题,因其内容讲的是“甚长基线(VLBI)干涉测量”,只是新技术的应用,并非“四级跳”本身,故应修改,如“向四级跳冲击”等。
4.在培养学生“质疑”这一重要科学品质方面,关键是教师自己有没有这种习惯,是否鼓励学生这样做,因为任何假说、发现、验证都不是科学研究的终结,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又进入一个问题更多的新领域,正因为任何研究都是有条件限制的,所以都是可以发展或否定的,否则就不是科学了。例如大西洋海岭两侧是否是大洋板块,而美洲、欧洲、非洲是否是大陆板块,它们之间为什么没有边界,是否也要扩张到上亿年后才会俯冲……目前有许多地理现象板块学说还解释不了,反而是“槽台学说”或“地质力学说”略胜一筹。要知道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发现问题,对学生今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