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历史八上 第10课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学设计
课题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要代表人物;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对政治、经济发挥反作用。(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初步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2)从新文化运动时期饱含激情的作品中,体会一种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认识人生的意义总是将个人的价值融于社会价值之中。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同黑暗的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呢?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先进知识分子的风采吧! 观看问题,进入探究新知阶段。 通过问题导入法,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师: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章。第一篇章 创办报刊掀运动师:谁创办的什么报刊掀起了什么运动呢?一、陈独秀与《新青年》师:陈独秀为什么要创办《新青年》报刊呢?1.背景:教师明确: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并未清除,北洋军阀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师:我们去看看袁世凯倒行逆施的举动。课件展示图片:袁世凯身穿祭祀服在天坛祭天,见第4张PPT。教师补充:民国初期,袁世凯为其帝制活动制造理论根据和舆论环境,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以尊孔、祀孔为表现形式的复辟逆流。尊孔祭天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预演。师:在这种情况下,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课件展示图片:陈独秀和《新青年》,见第5张PPT。教师补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民主革命的洗礼,奋起猛烈还击,新旧思潮激烈交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4.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课件播放视频:新文化运动,见第7张PPT。教师明确:2.1915年9月;3.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4.《新青年》和北京大学;5.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师: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些知识分子的风采。师:我们在一起看看新文化运动的另外几位代表人物的风采。课件展示图片:李大钊、胡适、鲁迅,见第9张PPT。教师补充:1916年,《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由上海移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主要撰稿人。师: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北大的校长蔡元培。课件展示图片:蔡元培,见第10张PPT。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山阴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提倡“兼容并包”,延揽许多有思想的学者来学校讲学或任教。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师:我们一起到北京大学去参观一下吧!课件展示图片:北京大学校门,见第11张PPT。教师补充: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20世纪初,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过渡:新文化运动有了领导者了,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内容来向封建思想做斗争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第二篇章 高举口号破罗网师: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内容。二、民主与科学的口号1.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主要内容:教师明确: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师:新文化运动是我国第一次向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进行了正面的挑战。教师强调:是资产阶级文化 封建旧文化的挑战。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呢?2.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吗?课件展示: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呢?提倡民主,就是要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的伦理道德,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提倡科学,就是要传播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信和盲从。师:正是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先进的知识分子向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挑战,对阻碍中国进步的旧政治、旧道德、旧文学等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生机勃勃的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师组织学生议一议: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近代化探索之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明确:1.区别: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联系: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革命活动,同属于近代化探索的内容。过渡:新文化运动是怎样通过文学革命向封建旧文化作斗争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第三篇章 文学革命创典范三、文学革命师:什么是文学革命呢?1.什么是文学革命?它是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是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师:在文学革命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有哪些代表作品呢?2.代表作品: 教师明确:胡适的《文学改良刍(ch )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鲁迅的《狂人日记》。教师强调:“刍”的读法和写法。师:我们先学习胡适的作品。课件展示图片: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见第18张PPT。教师补充:1917年初,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张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从1918年起,《新青年》率先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师:陈独秀也发表了文章。课件展示图片:《文学革命论》,见第19张PPT。教师补充:继胡适之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表达新思想,反对用雕琢、艰涩的文言文来宣扬旧思想。师:我们再一起看看鲁迅的作品。课件展示图片:《狂人日记》,见第20张PPT。教师补充: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师: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影响呢?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性质:师: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影响呢?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于新文化运动,有人说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有人说它有很大历史局限性。你怎样评价它呢?教师明确:1.进步性: ①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局限性: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巩固提升。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它的兴起,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C.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的校长D.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答案:D2.请看右图,此刊物提 出的口号是( )A.民主和科学 B.自强和求富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答案:A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是( )①《每周评论》 ②《新青年》 ③北京大学 ④《湘江评论》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答案:C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A.继续坚持反封建斗争 B.继续向西方学习 C.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D.主张民主共和答案:A5.下列选中,成为新文学典范的白话小说是( )A.《文学革命论》 B.《狂人日记》 C.《文学改良刍议》 D.《青春》答案:B答案:C6.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答案:“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另一种称呼。民主与科学的英文分别是Democracy和Science。人们以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再加上“先生”二字,这样既生动又简单,让人过目不忘。 齐读第一篇章名称。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视频。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朗读蔡元培的资料。学生观看图片。齐读第二篇章名称。学生结合课本回答。生:民主和科学。学生朗读民主和科学的相关知识。学生相互讨论。齐读第三篇章。学生朗读文学革命的概念。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当堂练习。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学生观看图片互相讨论。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能了解陈独秀创办报刊的原因。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对陈独秀的活动有所了解。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过程有所了解。能对李大钊、胡适、鲁迅的活动有所了解。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对第二篇章形成整体感知。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第三篇章形成整体感知。学生能知道文学革命的相关知识。能对代表作品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识别生字。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文学革命论》有所了解。学生对《狂人日记》有所了解。学生能了解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学生能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观看课堂小结内容。 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板书 1.背景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陈独秀与《新青年》 标志 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民主与科学 1.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主要内容的口号 2.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1.文学革命的定义文学革命 2.代表作品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学生默记板书内容。 有利于学生归纳、记亿所学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B.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
C.同尊孔复古思想斗争 D.为了与立宪派的论战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 B.《每周评论》 C.《湘江评论》 D.《觉悟社》
3.历史资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下面一则材料: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材料中“他”是( )21cnjy.com
A.孙中山 B.李大钊 C.康有为 D.陈独秀
4.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其中“民主”的含义是( )
A.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 B.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5. 新文化运动中,下列对陈独秀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的进步意义,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思想文化 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④促进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ww.21-cn-jy.co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革命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7.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都是为中华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请根据他们生平的共同点,为该学生拟定一个研究主题是( )2-1-c-n-j-y
A.追求民主的引路者 B.近代化开端拓荒者 C.君主立宪的倡导者 D.民主革命的首倡者
8.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是一次资产阶级的自救运动
B.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9.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义和团运动 ④辛亥革命 ⑤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0.下列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①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 ②创办《青年杂志》 ③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④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二、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 ①___;两大阵地是_ ② 和_③____ ;提出的口号是 ④和 ⑤ 。【来源:21cnj*y.co*m】
三、材料题:
1.近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都进行过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二 中国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四幅图片,反映的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
(3)依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鲁迅所讲的“无处可走”?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近代化探索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并未清除,北洋军阀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了同尊孔复古思想斗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相关知识,审题时需考虑全面。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16年,《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由上海移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相关知识。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独秀的相关知识。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指的是北洋军阀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了同尊孔复古思想斗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21教育网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能力的知识。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对民主和科学进步意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①②③项符合题意;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初期只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符合题意。故选A。2·1·c·n·j·y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对民主和科学进步意义理解能力的相关知识。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23年”、“近十年”,可知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却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材料正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必然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由此可知A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故选B。【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拟定一个共同研究主题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君主立宪的倡导者;孙中山主张在中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民主革命的首创者;陈独秀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是民主科学的倡导者;由此分析,他们都追求民主思想,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引路人。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对历史人物拟定共同研究主题的知识。
8.【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新文化运动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义和团运动只是自发的农民运动,两者都不可能促进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②④⑤符合符合题意;而①项只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不符合题意;③项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没有促进思想解放,不符合题意;所以需排除含有①或③项的ACD三项。故选B。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需仔细审题。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中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项发生的时间是1916年,《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由上海移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主要撰稿人;②项创办的时间是1915年9月;③项发表的时间是1917年;④项发表时间是在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后。由此分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①③④。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需仔细审题,考查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填空题
1.【答案】①1915年9月;②《新青年》;③北京大学;④民主;⑤科学。
【解析】①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据此可填:1915年9月。②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阵地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16年,《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由上海移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③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提倡“兼容并包”,延揽许多有思想的学者来学校讲学或任教。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据此可填:北京大学。④⑤两项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口号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据此可填:民主;科学。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
三、材料题:
1. 【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转变三个阶段。即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三个阶段,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21·cn·jy·com
(3)因为近代社会各阶层的探索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言之有理即可)
(4)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中国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的成功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探索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一四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和陈独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发起的运动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近代化探索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3)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社会各个阶层探索结果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所给信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近代化的探索中,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失败了;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也失败了;资产阶级发起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他们的探索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有使革命获得成功,没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4)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探索带给我们启示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有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历史川教版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同黑暗的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呢?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先进知识分子的风采吧!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创办报刊掀运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背景:
一、陈独秀与《新青年》
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并未清除,北洋军阀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民国初期,袁世凯为其帝制活动制造理论根据和舆论环境,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以尊孔、祀孔为表现形式的复辟逆流。尊孔祭天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预演。
袁世凯身穿祭祀服在天坛祭天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民主革命的洗礼,奋起猛烈还击,新旧思潮激烈交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1879~1942)
青年杂志
新青年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4.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
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所学,回答以下 问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视频: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4.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1915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李大钊(1889~1927)
河北乐亭人
胡适(1891~1962)
安徽绩溪人
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1916年,《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由上海移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主要撰稿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山阴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提倡“兼容并包”,延揽许多有思想的学者来学校讲学或任教。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蔡元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20世纪初,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图为北京大学校门。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高举口号破罗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民主和科学
二、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资产阶级新文化
封建旧文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提倡民主,就是要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的伦理道德,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
提倡科学,就是要传播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信和盲从。
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呢?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区别: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联系: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革命活动,同属于近代化探索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近代化探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议一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文学革命创典范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什么是文学革命?
它是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是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2.代表作品: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ch )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鲁迅的《狂人日记》。
三、文学革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17年初,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张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从1918年起,《新青年》率先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胡适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继胡适之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表达新思想,反对用雕琢、艰涩的文言文来宣扬旧思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狂人日记》书影
《狂人日记》插图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1)性质:
(2)影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进步性: ①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局限性: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对于新文化运动,有人说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有人说它有很大历史局限性。你怎样评价它呢?
分组讨论: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它的兴起,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
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
C.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的校长
D.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请看右图,此刊物提出的口号是( )
A.民主和科学 B.自强和求富
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
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是( )
①《每周评论》 ②《新青年》 ③北京大学 ④《湘江评论》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A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
A.继续坚持反封建斗争 B.继续向西方学习
C.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D.主张民主共和
5.下列选中,成为新文学典范的白话小说是( )
A.《文学革命论》 B.《狂人日记》
C.《文学改良刍议》 D.《青春》
A
B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6.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另一种称呼。民主与科学的英文分别是Democracy和Science。人们以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再加上“先生”二字,这样既生动又简单,让人过目不忘。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教学目标
板书
陈独秀与
《新青年》
1.背景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
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
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1.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主要内容
2.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1.文学革命的定义
2.代表作品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文学革命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