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华民国的创建》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
2、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上标明其毕业于民国38年。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www.21-cn-jy.com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统治中国结束。这道圣旨发布于 ( )
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17年
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 )
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5、《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 )2·1·c·n·j·y
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
C、无可奈何,静观事变 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6、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21·世纪*教育网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⑥①④⑤③ B、⑥②①④③⑤ C、⑥①④③⑤ D、⑥②①④⑤③
7、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
8、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
A、建立了光复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了保路运动 D、创立了中华民国
9、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0、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21·cn·jy·com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二、读图说史题
11、阅读下列孙中山的革命文稿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充
《民报》的发刊词 《大总统誓词》
(1)1905年,孙中山与革命党人在______成立了______,这个政党组织有力推动了中国的______。 21教育网
(2)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中华民国元年,即_____,孙中山宣誓就任______,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颁布法令废除了______等旧陋习俗。辛亥革命的成功,推动了中国_______的发展,为其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准备条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DBBD CDDDA
二、读图说史题
11、(1) 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
(2) 民族;民权;民生 。
(3)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4) 剪辫、缠足、旧服饰、跪拜礼;民族资本主义 。
【解析】11、(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同盟会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理论,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这年8月,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还提出了革命纲领。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故填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本题考查是的三民主义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它们被称为“三民主义”。故填民族、民权、民生。
(3)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11年12月,在辛亥革命中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故填1912年,临时大总统。
(4)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相关知识点。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辛亥革命的成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故填剪辫、缠足、旧服饰、跪拜礼、民族资本主义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堂上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主动学习,相互合作,多角度、多途径地探究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重点 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难点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的认识;理解辛亥革命的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善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结果又如何呢?
讲授新课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出示武昌起义各省独立形势图2、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1)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3、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出示课本“相关史事”多媒体展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图片、中华民国旗帜。出示课本“材料研读”,探讨: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图形展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2、袁世凯是如何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清帝退位 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袁世凯就职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出示清帝退位诏书。清朝260的统治结束了。出示课本“相关史事”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图片。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总结:(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其最主要的原因。(2)袁世凯为达到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目的,除了同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外,还动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极尽欺骗之能事,最终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任。(3)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其力量强大,又施展各种手段抵制和破坏革命。(4)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掌握该约法颁布的时间、颁布机构、内容、性质和地位。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图片,强调这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它强调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总结:成功体现在:(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体现在:(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总结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其过程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自由发言学生讨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南京临时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的积极性和局限性。通过学生自主讨论更深刻地明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袁世凯的不择手段。通过教师总结明确结论
习题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 A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武昌2、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 )A.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B.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C.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 D.湖北军政府成立3、被称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是 ( B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总统选举法》 D.《五五宪草》4、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D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革命尚未成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什么?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的是什么?这一政治纲领对中国民主革命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指的是什么?该“政体”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中“革命尚末成功”指的是什么?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秦朝的建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课堂小结 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此后半数以上的省份脱离清王朝而独立,预示着清王朝的气数已尽,但许多立宪党人和大官僚、士绅投机革命,掌握了独立各省的实权,为革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成立使辛亥革命达到了高潮,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支持和革命党人自身的软弱,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最终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板书 背景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过程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时间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机构 内容 地位教学反思:本课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即: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课本内容不是很多,我主要结合课本内容适当补充材料进行讲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分组讨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国的创建
导入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善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结果又如何呢?
新授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背景
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下午5点到南京站,一时欢声震天,长江江面的军舰鸣礼炮 1响。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相关史事
中华民国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五色旗
孙中山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研读
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它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位。但它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临时政府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其政策目标不可能实现。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任命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施压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支持
21cnjy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清帝退位
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
袁世凯就职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议一议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主要的原因。
(2)袁世凯动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骗取了革命
党人的信任。
(3)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抵制和破坏革命。
(4)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性质:
①主权在民;②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三权分立;④责任内阁制
意义:
时间
1912年3月11日
颁布机构
参议院
这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它强调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成功
(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总结
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此后半数以上的省份脱离清王朝而独立,预示着清王朝的气数已尽,但许多立宪党人和大官僚、士绅投机革命,掌握了独立各省的实权,为革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成立使辛亥革命达到了高潮,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支持和革命党人自身的软弱,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最终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1cnjy
练习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 )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武昌
2、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
A.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B.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C.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
D.湖北军政府成立
A
A
3、被称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是 (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总统选举法》 D.《五五宪草》
4、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
B
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革命尚未成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什么?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的是什么?这一政治纲领对中国民主革命有何影响?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指的是什么?该“政体”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中“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秦朝的建立;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板书
背景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过程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时间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机构
内容
地位
谢谢观赏!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