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8 15: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右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的含义是(
C

A、借鉴西方先进制度
B、引进外商企业
C、引进西方近代科技
D、引进外商资金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A

A、自强
B、求富
C、平等
D、民主。
3.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D

①南详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
A

A、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5.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渐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B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虎门销烟
D、金田起义。
6.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B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
A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8、“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以定人同归于尽”。由此场景的史实是

C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三元里抗英。
9、清朝的北洋水师,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在下图中这次威武水师全军覆没的地点代号是

B

9、《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D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B、给日本,赔偿日本兵军费
C、白银两亿两,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工厂。
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识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败影响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
B、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1、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敌人是指的(
D

A、英法联军
B、日俄联军
C、德意联军
D、八国联军。
12、20世纪来临时,西方列强给中国送了一份大餐,让中国人吃不了兜着走。这份大餐是

B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13、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在《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所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指的是
(
D
A、旅顺大屠杀
B、台湾被割占
C、谭嗣同就义
D、八国联军侵华
14、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三副图片,判断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

B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民族崛起。
15、自1984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

A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办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6、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

B

A、编成《海国图志》
B、创办近代企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结束封建帝制。
17、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D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
④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

C

A、赔款白银两亿两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工厂
D、增辟通商口岸
19、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

A

A、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20、1901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百姓,被清政府强制迁出,主要原因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地(
B

A、建大学
B、设使馆
C、办工厂
D、驻军队
二、材料题(共计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相关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出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变法。
材料二
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给予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三
如下图。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戊戌变法
拒和、迁都、变法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百日维新的内容。
提倡办实业,培养人才
(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壮举?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身上的哪些精神?
谭嗣同。他希望用自己的流血牺牲来唤醒国人,所以他认为自己死的其所。为了变法图强,不怕牺牲。
22、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分组对洋务运动这一课进行探究性学习,请阅读各小组收集的材料,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第一组:
(1)上面两图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创办的哪两种类型的工业?
民用工业
军事工业
第二小组:
①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子买下美商的棋记铁厂;②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③在曾国藩支持下,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④1872年,清政府选派第一批少年赴美学习科技、工程等知识。
(2)小组同学搜集的材料不能说明下列哪一观点(
C

A、清政府起了主导作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商人,资本家兴办企业获得政府的投资
D、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
(3)第三小组:关于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原因,第三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张杰认为洋务派没有掌握实权,没有使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吴昊认为洋务运动本身在内容和目的方面存在不足,你赞同哪一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比较赞同吴昊同学的观点,洋务运动之所以没能实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是因为它在内容和目的方面存在不足。内容方面的不足表现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制枪制炮技术,建立军事工业,建设近现代化的国防,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目的方面的不足:表现在,只是维护日趋落后的清王朝,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因此它注定失败。
23、下面是某班同学在研究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主题,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
【甲午风云·一页沉重的历史】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日本同中国一样,也曾遭到西方的侵略,但是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制定所谓大陆政策,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日本把侵略矛头直接指向了哪两个国家?
朝鲜和中国
【黄海大战·一个悲壮的故事】
材料二2015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中,悬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现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指挥致远舰冲向敌舰壮烈牺牲的管带是谁?他的壮举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邓世昌
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不怕牺牲
【马关议和·颐和园又搭天棚】
材料三
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群情愤慨,全台人民如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四野,悲愤无可抑制的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民众拥围抚署,高呼“宁可战死十台,绝不拱手而让台”的口号,坚决反对割台。
材料三中的消息是指什么?
《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痛定思痛,我们奋发图强】
材料四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4)结合材料四,说说甲午中日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反思?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世界之林。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要时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