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课件+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课件+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9-28 15:47:09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的相互联系,认识化学的重要性。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一、化学改变世界
功能材料研制
环境保护
信息科学
生命过程探索
5
你能将下列材料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分成两类吗?







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材料
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
我来总结
天然材料
材料
人造材料
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小试牛刀
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A、沙子
B、玻璃
C、窗户
D、石油
E、塑料
F、合金
G、羊毛
H、合成纤维
化学研究些什么?
研究物质
1、研究物质的
177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
人们研究水的组成的实验示意图
组成与结构
金刚石结构
石墨结构
2、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
3、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化学
性质
组成
结构
变化规律
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
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纸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
纸剪成条
纸燃烧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活动天地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吗?
各物质的色、态、味
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等
各物质的色、态、味
如何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活动天地
实验1:点燃镁条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活动天地
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盐酸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4:向硫酸铜溶液与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是不是只要有这些现象发生,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呢?请举例分析。
思考?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联系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物质的外形、状态
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小试牛刀
(1)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玻璃破碎
C.车胎爆炸
D.食物腐烂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D
B
请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注意从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认识化学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中心科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对课本中的插图充满了好奇,对教学化学充满了憧憬,怀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他们对教学化学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心存疑惑,教师要注意引导。
学生对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的辨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关注教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等一些基本观念。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通过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教学化学的价值,体会化学的魅力。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教学化学的志向。
四、教学重点: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
六、教学媒体:化学教育的多媒体素材、试管、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镊子、镁条、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五、教学过程:
新课


[问题导入]同学们想知道以下问题吗?
1.为什么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中不同的物质?
2.为什么各种物质都有不同的性质?
3.各种物质是怎样组成和形成的?
对老师提出
的问题充满
好奇
通过给学生设疑的方式,让学
生对
下面
所学的内容充满好奇




环节一:检查预习案
课前让学生写预习案,检查他们的完成情况,看看他们在哪方面有疑惑,针对同学们疑惑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一解惑。
环节二:探究化学改变世界
先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列举出与化学制品有关的例子。
介绍化学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产生的重要作用。化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现代气息。而且化学在功能材料研制、环境保护、信息科学、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提问]你能将下列材料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分成两类吗?
展示预习成

小组交流、讨论,踊跃
发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化学
并简要说说你的分类依据。
[归纳]
[牛刀小试]
用“幸运抽签”的方式抽一位同学起来回答,并简要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踊跃发言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环节三:什么是化学?
[展示图片]1.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如雪花、水、冰糖、钻石等
2.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如研究空气的组成、水的组成、金刚石、石墨的结构等
3.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如烟花的燃放、溶洞的形成、铁生锈等
4.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如用半导体制造计算机芯片、
人工合成胰岛素等
[提问]刚才我们列举了那么多化学的研究方向,那那位同
学可以给化学下个定义呢?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表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
环节三:探究神奇的化学变化
表演两个“小魔术”
1、折纸
2、纸燃烧
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变化有什么不同。
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
理变化。
[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思考化学变化的特征有
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答案,学生代表起来回答问题
通过
讨论
初步
学习
如何
分析问
题,同时
活跃
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

哪些?阅读课本小组内完成下列问题
(1)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判断化学变化依据是。
5.小试牛刀
(1)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玻璃破碎
C.车胎爆炸D.食物腐烂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
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