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时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D
)
,A)
,B)
,C)
,D)
2.(2017东营中考)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
℃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3.(2017成都中考)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
C.甲物质在4~6
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
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4.(2017海南中考)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是(
C
)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25
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
℃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50
℃时,晶体开始熔化
5.(2017无锡中考)关于水沸腾时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水只在表面发生剧烈汽化
B.水只在内部发生剧烈汽化
C.持续加热,水温不断上升
D.持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
6.(2017安徽中考)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B.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C.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
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二、填空题
7.(遵义中考)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__放出__热量,温度__不变__。
8.(广东中考)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蒸发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_水蒸气_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
℃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_大气压强__
的减小而降低。
9.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外表面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内表面__。(均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0.(凉山中考)某同学在“研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可知,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是__BC__段图线,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不变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100__℃__。
11.(2017西宁中考)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分组实验时,各实验小组使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沸腾图像如图中A所示;梅梅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沸腾图像如图中B所示。两个实验小组从同一时刻开始对水加热,从图像可知,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的水__先__(选填“先”或“后”)沸腾,造成沸腾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__水的质量不同__。从图像还能看出,两个实验小组测得的水的__沸__点不同,这与兰兰小组同学用纸板盖严烧杯口使烧杯内气压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有关。
12.
如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__不会__(选填“会”或“不会”)熔化;如果烧杯和试管中的冰全部都熔化成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温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__不会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3.(四川中考)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一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棒在熔化过程中要__吸收__热量;哥哥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液化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7枣庄中考)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
℃”和“-20~102
℃
”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__-20~102__℃_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__℃_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
盐水浓度(%)
0
3
18
21
24
27
30
凝固点
0
-2
-15
-18
-1.7
-1.8
-0.4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先降低后升高__。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当有杂质掺入时,积雪的熔点降低,会快速熔化__。第16课时 物态变化
INCLUDEPICTURE
"../../../灰框.TIF"
\
MERGEFORMAT
,微课导图)
INCLUDEPICTURE
"../../../灰框.TIF"
\
MERGEFORMAT
,核心知识)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1.TIF"
\
MERGEFORMAT
熔化和凝固(七上P143-146)
1.物质从__固__态变为__液__态叫熔化;物质从__液__态变为__固__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种物态变化过程。
2.固体可分为__晶__体和__非晶__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__熔点__(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__升高__,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相同__。
3.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图像
,甲 晶体) ,乙 非晶体) ,甲 晶体) ,乙 非晶体)
(熔化) (疑固)
4.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__熔点__;继续__吸收__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__凝固点__;继续__放__热。
5.熔化要__吸__热,凝固要__放__热。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2.TIF"
\
MERGEFORMAT
汽化和液化(七上P147-153)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__汽化__;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__液化__;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__吸__热,液化要__放__热。
2.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
①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__表面__发生的__缓慢__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a.液体的__温度__,__温度__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__表面积__的大小,__表面积__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的__空气流速__,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__快__。
(2)沸腾
①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__表面和内部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__高__。
③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加热。
④液体沸腾图像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__降低__温度。
(2)__压缩体积__。
INCLUDEPICTURE
"../../../灰框.TIF"
\
MERGEFORMAT
,考点突破)
INCLUDEPICTURE
"../../../考点1.TIF"
\
MERGEFORMAT
熔化和凝固
【例1】(2017岳阳中考)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解析】A.冰是非晶体。错误,冰是晶体;B.冰的熔点为0
℃。正确;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错误,冰熔化过程是指2~5
min,过程经历了3
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错误,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选B。
【答案】B
INCLUDEPICTURE
"../../../变式跟踪.TIF"
\
MERGEFORMAT
1.(2017无锡中考)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熔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2.(2017广元中考)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和时间,作出了如图所示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50__℃,凝固过程用了__8__min。
3.(2017鄂州中考)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C
)
,甲) ,乙)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
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
【疑难易错点睛】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INCLUDEPICTURE
"../../../考点2.TIF"
\
MERGEFORMAT
汽化和液化
【例2】
(2017德州中考改编)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烧开水时冒“白气”
D.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解析】由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它是借助了蒸发制冷来使食物降温的。装置放在通风处,这样既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也增大了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使饭菜温度降低,防止饭菜变质。A.吃冰棒解热,是利用熔化吸热知识,故A不符合题意;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是利用汽化吸热,降低病人体温,故B符合题意;
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
D.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INCLUDEPICTURE
"../../../变式跟踪.TIF"
\
MERGEFORMAT
4.
(2017广州中考)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不会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水温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
5.(2017泰安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C
)
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
B.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
C.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
D.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
6.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
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INCLUDEPICTURE
"../../../考点3.TIF"
\
MERGEFORMAT
实验突破
实验一 探究不同物质熔化过程的不同
一、命题题眼突破
1.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
2.固态熔化图像分析
,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
(1)对曲线(甲)的分析:
AB段(固态吸热升温过程):吸热、温度上升,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态;CD段(液态吸热升温过程):吸热、温度上升,物质为液态。
(2)对曲线(乙)的分析:石蜡在加热后逐渐变软,慢慢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3.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一直在升高。
4.实验题眼突破
(1)实验选取小颗粒固体
①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充分接触,测量更准确;
②小颗粒固体受热均匀。
(2)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适当
①试管中所装物质要完全浸没在水中;
②试管不接触烧杯的底和侧壁。
(3)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固体受热均匀)。
(4)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受热均匀)。
(5)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及热量的变化规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6)烧杯口处的“白气”,试管、烧杯壁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7)熔化前后曲线的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
(8)在记录温度时,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可能会导致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记录不全甚至没有记录,无法记录到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导致实验失败或得出错误的结论)。
(9)利用比热容公式计算热量。
二、实例剖析
【例3】
(2017襄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____。
(3)如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则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____状态。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海波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由表格知,第6
min时,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1)自下而上;(2)均匀受热;(3)固液共存
INCLUDEPICTURE
"../../../变式跟踪.TIF"
\
MERGEFORMAT
7.(2017德州中考)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
(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CD段的比热容。
(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
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__此时液体已经到达沸点,开始沸腾__。
,甲) ,乙)
实验二 探究水的沸腾
一、命题题眼突破
1.实验目的: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
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小纸盖,水,温度计。
3.实验结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与水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4.实验题眼突破
(1)组装器材的顺序(自下而上)。
(2)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3)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
①加大酒精灯火焰;
②使用初温较高的水;
③给烧杯加盖子。
(4)烧杯上盖纸板的原因(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在短时间内达到沸腾)。
(5)纸板上留一个小孔的作用(使烧杯内外的气压相等)。
(6)水开始沸腾的判定(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温度保持不变,且水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水面时破裂)。
(7)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的特点(温度计的示数不断上升)。
(8)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的特点(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9)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如图所示)
(10)实验数据分析
①温度—时间图像(与时间坐标轴平行的曲线对应的温度为水的沸点);
②数据表格(不随时间变化的温度为水的沸点)。
(11)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①杯口的盖密封较严时,烧杯内的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导致水的沸点高于100
℃;
②当地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
(12)实验中产生的“白气”的物态变化判断(液化)。
(13)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与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14)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水未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水继续从石棉网上吸热)。
二、实例剖析
【例4】(2017江西中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甲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B和石棉网
(2)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
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请将图乙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4)由数据及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
(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道理。
,甲) ,乙)
【解析】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中:(1)安装的实验装置顺序是由下往上,即为:酒精灯、铁圈B和石棉网、烧杯和水、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2)水在沸腾前,水上面温度低于下面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体积变小;(3)通过描点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见答案);(4)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由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在汤沸腾后总是调为小火加热。
【答案】(1)②④①③;(2)变小;(3)如图所示;(4)保持不变;(5)调为小火。
INCLUDEPICTURE
"../../../变式跟踪.TIF"
\
MERGEFORMAT
8.(2017山西中考)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当水温上升到90
℃后,小明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然后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96__℃。停止加热,小明发现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__吸热__。
(2)结合甲、乙两图,请你对本实验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减小水的质量__,改进后的好处是__缩短加热时间__。(写出一条即可)
INCLUDEPICTURE
"../../../灰框.TIF"
\
MERGEFORMAT
,备考攻略)
1.(泰安中考)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D
)
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2.(天津中考)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3.(2017黄石中考)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铁块的温度比木块低
B.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原因不一样
D.秋天早晨的“大雾”,是夜间从地面冒出的“白气”
4.(2017海南中考)六月初,琼岛连日持续高温,局部最高气温达到42.1
℃,此温度__高于__(选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体温。在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水__汽化(蒸发)__吸热。
5.(2017盐城中考)小明做“探究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时,用实验测得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该物质是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像中CD段物质处于__液__态,此过程物质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6.(2017郴州中考)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90
92.4
94.4
95.6
96.8
98
98
98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温度不变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98__℃,低于100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低于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图__乙__(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甲) ,乙) ,丙)(共59张PPT)
测控中考特训方案
⑨最佳复习方案直通重点名校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名师测控(2018浙江中考)中考特训方案·科学
Hubei
honghuzhi
Culture
and
Media
Co,
LTD
鸿鹄志文化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
bei
honghuzhi
culture
and
media
co,
Ltd
HUBEI
师2018
控浙江四考
根据最新(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精心幅写
HONGHUZHII
中考特训方案
配套全题目新权威性
CULTURE
AND
MEDIA
COLD
科学
本本写
十年如一日专注教辅研发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鸿鹄志文化
名师测控(018浙江中考)中考特训方案科学
第16课时物态变化
微课导图
◎蒸发
晶体和非晶
制冷
体的区别
l汽化(吸热)
熔化(吸热)
条件和。沸腾
熔化曲线
持点
汽化和物态熔化和
液化变化□凝固
晶体和非晶
降低温度
液化(放热)
体的区别
压缩体积
凝固(放热)
凝固曲线
核心知识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七上P143-146)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从液
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种物
态变化过程。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
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
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
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图像
温度
温度
温度
温度
O时间O时间O时间O时间
甲晶体乙非晶体甲晶体乙非晶体
(熔化)
(疑固)
4.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
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
放热
5.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知识点
2
化和液化(七上P147-153)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
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
吸热,液化要放热
2.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
①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
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a.液体的温度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
发越快;
C.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空气流动越快,蒸
发越快(共26张PPT)
圆控[中考特训方聚
⑨最佳复习方案直通重点名校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名师测控(2018浙江中考)中考特训方案·科学
Hubei
honghuzhi
Culture
and
Media
Co,
LTD
鸿鹄志文化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
bei
honghuzhi
culture
and
media
co,
Ltd
HUBEI
师2018
控浙江四考
根据最新(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精心幅写
HONGHUZHII
中考特训方案
配套全题目新权威性
CULTURE
AND
MEDIA
COLD
科学
本本写
十年如一日专注教辅研发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鸿鹄志文化
名师测控(018浙江中考)中考特训方案科学
第16课时物态变化
选择题
(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
凝固特点的是
(D)
温度/℃
温度/C
O
时间/
时间/min
温度/℃
温度/C
时间/min
时间/min
2.(2017东营中考)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
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温度/℃
0
78
时间/min
时间/
甲固态酒精熔化图像乙酒精沸腾图像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3.(2017成都中考)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温度/C
80
甲
60
20
时间/
6
10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4.(2017海南中考)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是
温度/℃
100
90
80
70
60
50
102030时间/min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50℃时,晶体开始熔化
5.(2017无锡中考)关于水沸腾时的特点,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水只在表面发生剧烈汽化
B.水只在内部发生剧烈汽化
C.持续加热,水温不断上升
D.持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