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科学复习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 凸透镜成像 (课件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中考科学复习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 凸透镜成像 (课件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9-28 17:24:43

文档简介

第15课时 凸透镜成像
一、选择题
1.(2017自贡中考)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常用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
D
)
             
A.反光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D.凸透镜
2.(2017泰安中考)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2017菏泽中考)关于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
B.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
C.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
4.(2017枣庄中考)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5.(2017长沙中考)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C
)
,A)   ,B)
,C)   ,D)
A.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C.放大镜的成像图
D.近视眼的成像图
6.(2017宜昌中考)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C
)
A.倒立缩小
B.倒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正立放大
二、填空题
7.(2017河南中考)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缩小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_减小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8.(凉山中考)毕业前夕同学们用照相机拍毕业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的距离应__减小__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__增大__一些。(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2017黔西南中考)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__0.6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0.2__m。
10.(北海中考)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0__cm,若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__20__cm。
11.(襄阳中考)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__太强__(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25__(选填“10”“15”或“25”)cm左右。
12.
(湘潭中考)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__凸_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__虚__(选填“虚”或“实”)像。__远__(选填“近”或“远”)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
13.
(百色中考)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是__凹__(选填“凸”或“凹”)透镜,该模型用来矫正__近__(选填“近”或“远”)视眼。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7岳阳中考)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__会聚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实验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缩小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若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逐渐变__大__。(选填“大”或“小”)
15.(包头中考)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0__cm。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放大__的实像。
(3)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__发散__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远离__凸透镜。
16.(2017东营中考)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10.0__cm。
,甲)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__照相机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__变小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乙)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没有__(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发散__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前方__。(共27张PPT)
圆控[中考特训方聚
⑨最佳复习方案直通重点名校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名师测控(2018浙江中考)中考特训方案·科学
Hubei
honghuzhi
Culture
and
Media
Co,
LTD
鸿鹄志文化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
bei
honghuzhi
culture
and
media
co,
Ltd
HUBEI
师2018
控浙江四考
根据最新(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精心幅写
HONGHUZHII
中考特训方案
配套全题目新权威性
CULTURE
AND
MEDIA
COLD
科学
本本写
十年如一日专注教辅研发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鸿鹄志文化
名师测控(018浙江中考)中考特训方案科学
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
选择题
1.(2017旬贡中考)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常用的工
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
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D
A.反光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透镜
2.(2017泰安中考)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2017菏峄中考)关于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
B.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
C.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
4.(2017枣庄中考)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
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
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
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5.(2017长沙中考)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F
A
B
F
D
A.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C.放大镜的成像图
D.近视眼的成像图
6.(2017宜昌中考)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
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A.倒立缩小
B.倒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正立放大
、填空题
7.(2017河南中考)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
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
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缩小\(选填
“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减
丿」(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
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第15课时 凸透镜成像
INCLUDEPICTURE
"../../../灰框.TIF"
\
MERGEFORMAT
,微课导图)
INCLUDEPICTURE
"../../../灰框.TIF"
\
MERGEFORMAT
,核心知识)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1.TIF"
\
MERGEFORMAT
 透镜(七下P75-76)
1.凸透镜:中间__厚__、边缘__薄__的透镜。
2.凹透镜:中间__薄__、边缘__厚__的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3.光心(O):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不变__。
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__会聚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发散__作用。
5.焦点和焦距
(1)焦点:__平行__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2)焦距:焦点到__光心__的距离。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2.TIF"
\
MERGEFORMAT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七下P76-78)
u与f
成像的性质
倒正
大小
虚实
v与f
u与v
应用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u>v
照像机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u=v
测焦距
f倒立放大实像
v>2f
u幻灯机
u=f
不成像
u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u表示物距 v表示像距 f表示焦距
注意:1.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__焦点__处。
2.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__二倍焦点__处。
3.不论凸透镜成实像还是虚像,物体离__焦点__越近,成的像越大。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3.TIF"
\
MERGEFORMAT
 眼睛和眼镜(七下P78-83)
(一)眼睛
1.人的眼球好像是一架__照相机__。它的__视网膜__相当于底片;晶状体和__角膜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视网膜__上,形成物体的像。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__晶状体__的厚薄,从而使我们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__薄__。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比较__厚__。
3.远点:眼睛能看清的最__远__的极限点是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__无限远__。
近点:眼睛能看清的最__近__的极限点是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是__15__cm。
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__清晰__而又__不疲劳__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__25__cm。
(二)近视眼和远视眼
症状
病因
矫正
近视眼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径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佩戴凹透镜
远视眼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的前后径太短,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佩戴凸透镜
INCLUDEPICTURE
"../../../灰框.TIF"
\
MERGEFORMAT
,考点突破)
INCLUDEPICTURE
"../../../考点1.TIF"
\
MERGEFORMAT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例1】
(2017襄阳中考)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____之间。
【解析】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光路可逆,故在B点和在A点成像情况不同;故一次成的是实像,一次成的是虚像;由于AB间的距离小于AC间的距离,故当烛焰在B点时,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故凸透镜应该在B的左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成的是实像,凸透镜应在AC之间,故凸透镜的位置应该在BC之间。
【答案】BC
INCLUDEPICTURE
"../../../变式跟踪.TIF"
\
MERGEFORMAT
1.(2017广州中考)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
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
2.(2017连云港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
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3.(2017苏州中考)(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大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__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
cm处,蜡烛向__靠近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
,甲) ,乙)
【疑难易错点睛】熟记并灵活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特别是u,f,v三者关系,是解题的重要工具。
INCLUDEPICTURE
"../../../考点2.TIF"
\
MERGEFORMAT
 近视眼和远视眼
【例2】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解析】由图可见,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中间较亮,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远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INCLUDEPICTURE
"../../../变式跟踪.TIF"
\
MERGEFORMAT
4.(2017威海中考)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甲__图,应配戴__凹__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甲) ,乙)
5.(2017烟台中考)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C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6.(2017江西中考)人的眼睛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甲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实__(选填“实”或“虚”)像。
,甲) ,乙)
INCLUDEPICTURE
"../../../考点3.TIF"
\
MERGEFORMAT
 实验突破: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命题题眼突破
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所成像与物距的关系。
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下面几句话成立条件:焦点以外,成实像时)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物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4.实验结论: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f(4)当u5.实验题眼突破:
(1)实验器材的组装[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白色硬纸板)]。
(2)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的方法(实验前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
(3)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作用)。
(4)焦距的测量及判断(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测出亮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可)。
(5)蜡烛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的目的(让所成的像稳定并容易对比大小)。
(6)根据像的要求调整物体、凸透镜或光屏的位置。
(7)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蜡烛在焦点以内)。
(8)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对调物与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还能成像(光路可逆)。
(9)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出现的现象(光屏的像只会暗些,像还是一个完整的像)。
(10)凸透镜前加透镜时像的变化
①加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②加凹透镜: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11)蜡烛变短时透镜的调整(当蜡烛燃烧变短时,透镜应向下调节或将蜡烛向上调节,使烛焰和透镜在同一高度)。
(12)表格数据分析及根据表格数据描绘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图像。
二、实例剖析
【例3】(2017衡阳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甲) ,乙) ,丙)
(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的焦距f=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____(选填“A”“B”“C”或“D”)点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
【解析】(1)通过图甲可知,在光屏上找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即为焦点位置,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所以焦距为11
cm;(2)如图乙所示,成像在光屏的上方,由于成像是倒立的,所以是蜡烛偏低,或者光屏偏低,而使三者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将蜡烛向上移动,透镜向下移动,光屏向上移动;(3)要想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那就要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以内即为C点位置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答案】(1)11.0;(2)下;(3)C;投影仪
INCLUDEPICTURE
"../../../变式跟踪.TIF"
\
MERGEFORMAT
7.(2017泰安中考)在焦距为5
cm、9
cm和15
cm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同一高度__;若将蜡烛放置在A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__15__cm的透镜所成的像最大,若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5、9__cm。
INCLUDEPICTURE
"../../../灰框.TIF"
\
MERGEFORMAT
,备考攻略)
1.(2017海南中考)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B
)
,A)   ,B)   ,C)   ,D)
2.(2017黄石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时,则(
D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3.(2017德阳中考)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B
)
A.近视眼的矫正应佩戴合适的凸透镜
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
4.(2017自贡中考)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__近__视眼,应佩戴__凹__透镜矫正。
5.(2017盐城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主光轴__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
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15.0__cm;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__靠近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6.(泉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_倒立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缩小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D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想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__近视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的一个优点:__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__。
,甲) ,乙)(共47张PPT)
测控中考特训方案
⑨最佳复习方案直通重点名校
AINGSHI
CEKONG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名师测控(2018浙江中考)中考特训方案·科学
Hubei
honghuzhi
Culture
and
Media
Co,
LTD
鸿鹄志文化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
bei
honghuzhi
culture
and
media
co,
Ltd
HUBEI
师2018
控浙江四考
根据最新(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精心幅写
HONGHUZHII
中考特训方案
配套全题目新权威性
CULTURE
AND
MEDIA
COLD
科学
本本写
十年如一日专注教辅研发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鸿鹄志文化
名师测控(018浙江中考)中考特训方案科学
第15课时凸透镜成像
微课导图
形状
西透镜〈对光线作用
>2f限"球
近视眼成因及矫正
「成像
u=2f
成像2/1
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透镜
形状
画透铡对光线作用
核心知识
知识点透镜(七下P75-76)
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
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的分类
与辨界
透镜
形状符号
形状
符号
凸透镜
凹透镜
3.光心(O):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通过透镜光心的
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
散作用
5.焦点和焦距
(1)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
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知识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七下P76-78
成像的性质
l与f「倒「大|虚
与f

应用
正小

l~>2f倒立缩小实像f<κ<2fa>7照像机
l=2f倒立等大实像v=2f=7测焦距
f<<2f倒立放大实像>2f<幻灯机
不成像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l表示物距U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
注意:1.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焦点处
2.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倍焦点处
3.不论凸透镜成实像还是虚像,物体离焦点越近,成
的像越大
知识点眼睛和眼镜(七下P78-83)
(一)眼睛
1.人的眼球好像是一架照相机。它的视网膜相
当于底片;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λ网膜上,形成
物体的像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厚薄,从而使我
们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远
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看近处物
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比较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