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课件38张PPT。第10课时 欧姆定律
一、选择题
1.(2017衡阳中考)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稳压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照强度,
则电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D )
A.表和表示数均变小
B.表示数变大,表示数变小
C.表示数变小,表示数变大
D.表和表示数均变大
2.(2017威海中考)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电路中R和R0是并联的
B.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C.油位越高,流过R的电流越大
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
3.(2017安徽中考)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中间位置,闭合开关S,两个灯泡均能发光(假设灯丝电阻不变),此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则( B )
A.L1和L2都变亮 B.L1变暗,L2变亮
C.L1变亮,L2变暗 D.L1和L2都变暗
,(第3题图)) ,(第4题图))
4.(绵阳中考)小红测电阻Rx的阻值,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中R0是0~200 Ω的滑动变阻器, R是未知固定电阻。她把开关S掷于a时,电压表读数为2.5 V,电流表读数为0.5 A;再把开关S掷于b,并调节R0,得到电压表读数减小0.7 V,电流表读数增加0.4 A。最后小红得到Rx的阻值为( B )
A.5 Ω B.3 Ω C.2 Ω D.1.75 Ω
5.(2017鄂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3 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 Ω 1 A”。实验中,先在a、b两点间接入5 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 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需要更换a、b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应选择下列的哪两个电阻( C )
A.10 Ω和40 Ω
B.20 Ω和30 Ω
C.10 Ω和20 Ω
D.30 Ω和40 Ω
6.(2017襄阳中考)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B )
,A) ,B) ,C) ,D)
7.(2017常州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 Ω,R2=30 Ω。闭合开关S,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是( C )
A.1∶3 B.3∶1 C.3∶4 D.4∶3
二、填空题
8.
(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 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8 V,则两电阻阻值的比值R1∶R2=__1∶2__。
9.(2017泰安中考)在相距10 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每条输电线的电阻是100 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检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0 V时,电流表示数为80 mA,则短路位置距离甲__1.25__km。
10.(淮安中考)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为0.4 A,电压表示数为1 V,则R1的阻值是__2.5__Ω,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变__大__,电压表示数变__小__。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2017襄阳中考)如图,电源电压5 V,R1=5 Ω,R2=10 Ω,当闭合开关后,两电表有示数且保持稳定,则甲电表的示数为__1__A__,乙电表的示数为__5__V__。
12.(2017安顺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将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示数始终不变的电表是__电压表__。当滑片P移至左端时,断开开关S,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__变大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2017成都中考)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4.8 V,电流表的指针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0.32__A__ ,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15__Ω__。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7江西中考)【实验名称】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 V的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0 Ω 2 A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x、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__欧姆定律__
【实验步骤】
(1)小明按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图1)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1乙所示,则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先__断开开关__,然后__将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上的导线对调__。
(3)小明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后,向老师汇报,老师指出他实验设计中存在着不足,其不足是__只测量一组数据,实验误差较大__。
(4)改进后,小明继续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10__Ω;还可以初步得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正比__。
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2.4
0.24
2
2.0
0.20
3
1.5
0.15
,图2)
(5)实验过程中,若小明将滑片P移到了如图2所示的位置,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0__。
15.(2017自贡中考)小芳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但稍作思考之后,就将电路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她这样改进有何好处:__便于改变导体的电阻,操作简便__。 在实验过程中,她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所示。
,甲) ,乙)
表1
实验次数
I/A
AB间电阻值R/Ω
1
0.80
5
2
0.60
10
3
0.48
15
4
0.40
20
5
0.34
25
6
0.30
30
(1)小芳分析表1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__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__。
(2)小芳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你认为小芳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不变__。
(3)正确操作实验后,小芳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__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__。
表2
电流I/A
1.20
0.60
0.40
0.30
0.24
0.20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30
四、解答题
16.(2017菏泽中考)LED灯发光的颜色与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小美用一个150 Ω的电阻与LED灯串联,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成功的让LED灯发出了蓝光,如图所示。求:
灯两端
电压/V
2
2.4
3
发光的
颜色
红
绿
蓝
(1)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是多少?
(3)LED灯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4)LED灯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5)小美通过电阻与LED灯串联,实现了LED灯发蓝光,请你在不使用电阻的情况下,设计一个让LED灯发出蓝光的方法。
解:(1)R1与LED灯串联UL=3 V,R1两端的电压U1=U-UL=6 V-3 V=3 V;(2)R1的电流I1===0.02 A;(3)LED灯的实际功率P=ULI=3 V×0.02 A=0.06 W;(4)LED灯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W=Pt=0.06 W×3 600 s=216 J;(5)在不使用电阻的情况下,换用电压为3 V的电源,可以让LED灯发出蓝光。
答:(1)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3 V;(2)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为0.02 A;(3)LED灯的实际功率为0.06 W;(4)LED灯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为216 J;(5)在不使用电阻的情况下,换用电压为3 V的电源,可以让LED灯发出蓝光。
第10课时 欧姆定律
,微课导图)
,核心知识)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八上P148-150)
1.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__正__比。
2.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__反__比。
欧姆定律(八上P150-151)
1.欧姆定律的内容:__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__。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__I=__。
3.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U=__IR__;R=____。
电阻的测量(八上P152-153)
1.实验原理:__R=__。
2.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1)电压表:__测电阻两端的电压__。
(2)电流表:__测通过电阻的电流__。
(3)滑动变阻器:__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__。
3.多次测量的目的:__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__。
4.电压不同所测小灯泡电阻不同的原因:__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__。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八上P154-157)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关系
I=I1=I2=…=In
I=I1+I2+…+In
电压关系
U=U1+U2+…+Un
U=U1=U2=…=Un
电阻关系
R=R1+R2+…Rn
=+?R=
电压与电流
分配关系
=
=
,考点突破)
用欧姆定律解决电学问题
【例1】(2017重庆中考A卷)为治理雾霾天气,环保部门加强了对PM2.5的监控。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监测PM2.5的四个电路图,其中R是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浓度增大而减小,R0是保护电阻。现要求PM2.5浓度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则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解析】AB.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保护电阻R0串联,根据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浓度增大而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R0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为答案;C.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保护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电流表并联,电阻R被短路,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据此可知PM2.5浓度变化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2017山西中考)酒驾易造成交通事故,利用酒精测试仪可以检测司机是否酒驾,其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R1为“气敏传感器”,它的电阻值与它接触到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2为定值电阻,阻值为60 Ω,电源电压恒为12 V。若酒精气体浓度≥0.2 mg/mL时,则判定被检者为酒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被检者的酒精气体浓度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小
B.电流表的示数为0.12 A时,判定被检者为酒驾
C.电压表示数为3 V时,R2消耗的电功率为0.45 W
D.被检者酒精气体浓度为0.2 mg/mL时,电压表的示数是4 V
【疑难易错点睛】某电阻改变,电路中的各量如何变化,应判断清楚。
串、并联电路各物理量关系
【例2】
(2017襄阳中考)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都向右偏转相同角度,则电阻R1和R2阻值之比为( )
A.1∶1 B.1∶5 C.4∶1 D.4∶5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闭合开关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因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是电压表V1示数的5倍,即U=5U2,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由U=IR可知,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R1和R2的阻值之比,所以==,故应选C。
【答案】C
2.(2017德阳中考)两个电阻甲和乙,规格分别为“6 V 0.3 A”和“4 V 0.4 A”,将它们串联接入3 V的电路中,则甲、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2∶1__;将它们并联接入同样的电路中,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__1∶2__。
电阻的测量
【例3】(广安中考)如图所示,把一个未知电阻Rx与一个阻值为10 Ω的电阻R串联接到某恒稳电源上后,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断开开关S,将10 Ω电阻换成20 Ω后再闭合开关,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2 A,则未知电阻Rx的值是____Ω,电源电压为____V。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x与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R=10 Ω、电流表的示数I=0.3 A时,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故根据I=可得,电源的电压: U=I(Rx +R)=0.3 A×(Rx +10 Ω),当R′=20 Ω、电流表的示数I′=0.2 A时,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Rx +R′)=0.2 A×(Rx +20 Ω),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0.3 A×(Rx +10 Ω)=0.2 A×(Rx +20 Ω),解得:Rx =10 Ω,电源的电压U=I(Rx +R)=0.3 A×(10 Ω+10 Ω)=6 V。
【答案】10;6
3.(广元中考)小安同学想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所用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3 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及导线若干。连接电路图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3 V,则可能是由于Rx所在支路发生 __断路__故障造成。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向右移动滑片时,观察发现电压表示数__变大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停止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x的阻值是__5__Ω。
,甲) ,乙)
实验突破
一、欧姆定律电学实验汇总比较
课题
探究I与U的关系
探究I与R的关系
“伏安法”测定值电阻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方法
控制变量法
R=
电路图
电路连接
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__断开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阻值__最大__位置
实验步骤
保持R不变,改变U
保持U不变,改变R
多次改变电阻(灯泡)U,记录对应的I,计算R
R滑
作
用
改变U
保持U不变
改变U
保护电路
结论
R一定,I
与U成正比
U一定,I
与R成反比
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图像
二、命题题眼突破
1.电路连接。
2.开关和滑动变阻器。
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
4.电路故障判断。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6.实验方法的应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或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7.表格数据处理:
(1)判断错误的数据并分析原因。
(2)根据实验数据描绘I-R图像(先确定点坐标,然后将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
(3)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8.图像信息处理:
根据图像总结实验结论。
9.移动滑片不能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的原因(电源电压太大或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三、实例剖析
【例4】(2017盐城中考)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合金丝电阻,电源电压为6 V。
,甲)
,乙) ,丙)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____端。
(3)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接入电路电阻最大处移动到另一端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乙所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____(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间发生了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
(4)在电路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指针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读数为0.5 A,由此,小华算出接入电路合金丝的电阻为 ____Ω。
(5)为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电阻,对实验应做怎样的改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故将1、3接线柱相连,连图见答案;(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故移动到最左端;(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乙所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6和8间发生了断路;(4)当电压表指针如图丙所示时,合金丝两端电压为2.5 V,电流表读数为0.5 A,所以合金丝的电阻R===5 Ω;(5)为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电阻,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答案】(1)如图所示:
(2)最左;(3)6和8;断路;(4)5;(5)电压表改用小量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2017连云港中考)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2.4 V不变。
,甲) ,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解:如图所示: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A__(选填“A”或“B”)端。
(3)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R由5 Ω更换为10 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__变大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__0.2__A,此时R的阻值为 __12__Ω。
,备考攻略)
1.(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D )
A.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B.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C.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2.(2017海南中考) 如图所示,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特性是电阻在磁场中会急剧减小,且磁场越强电阻越小,闭合开关S2后,下列四种情况相比较,指示灯最亮的是( D )
A.S1断开,滑片P在图示位置
B.S1闭合,滑片P在图示位置
C.S1闭合,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最右端
D.S1闭合,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最左端
3.
(2017扬州中考)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20 Ω,闭合开关S、S1,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为__6__V,再闭合开关S2,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为0.6 A,则此时变阻器R2的阻值为 __20__Ω。
4.(2017重庆中考)小张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电池,标有“2.5 V”的相同规格灯泡若干,两个滑动变阻器R1“10 Ω 1 A ”、R2“20 Ω 2 A”,开关、导线若干。
,甲) ,丙)
,乙)
(1)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解: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__A__(选填“A”或“B”)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 小张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小灯泡断路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0.2__A;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值为__8__Ω。由表一中数据可知,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 __R2__(选填“R1”或“R2”)。
表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2.8
电流I/A
0.16
0.22
0.25
0.28
0.29
电阻R/Ω
3.1
6.8
8.9
9.7
表二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30
0.20
0.12
(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__不合理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5)小张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把阻值准确的5 Ω、10 Ω、20 Ω的定值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如表二所示。他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中原因可能是:__没有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__。
5.(2017衡阳中考)小林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10 Ω的电阻R0来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只闭合S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再同时闭合S、S1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电源电压不变,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x的阻值。
解:(1)只闭合S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0的电流,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
U=I0R0=0.6 A×10 Ω=6 V;
(2)同时闭合S、S1时,R0与Rx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Rx的电流:
Ix=I-I0=0.9 A-0.6 A=0.3 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Rx的阻值:
Rx===20 Ω。
答:(1)电源电压为6 V;(2)电阻Rx的阻值为20 Ω。
6.(2017江西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上标有“6 V 0.5 A”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电流表的量程:0~0.6 A,电压表的量程:0~3 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20 Ω 1 A”。
(1)电源电压调至6 V时,闭合开关S1和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6 A,则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R0的阻值是多少?
(2)电源电压调至8 V时,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
解:(1)闭合开关S1和S2,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没有接入电路,故电压表的示数为0。
R0的阻值:R0===60 Ω。
(2)电路中的电流最大I大=0.5 A时,RL==12 Ω,R总小===16 Ω,R小=R总小-RL=16 Ω-12 Ω=4 Ω;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小===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大===7.2 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4 Ω≤R≤7.2 Ω。
答:(1)电压表的示数是0 V;R0的阻值是60 Ω;(2)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4~7.2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