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9-29 10:22:53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粤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传播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发声体发出声音——传声介质——人耳。
3、声音有哪些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音乐家运用不同的响度和音调,配上伴音、和声等,组成不同的旋律。
声音与音乐
www.21cnjy.com
对音乐的研究也推动了音乐的发展,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音乐的数字合成,已经能够逼真地模仿各种声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www.21cnjy.com
声音与建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回音壁模型
回音壁的声现象
回音壁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它是一道圆形围墙,墙面十分平滑。一个人紧贴围墙小声说话,他发出的声波经过围墙的多次反射,可以使离他较远的另一处的人听得很清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三音石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它位于皇穹宇前,人站在三音石上击掌一次所发出的声音传到围墙后,有反射回到中央,然后又回到围墙、又被反射回来。如此多次往返,因此站在三音石上的人能听到多次击掌的声音,由于前三次最为清晰,故此石被称为三音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礼堂、音乐厅装有许多顶板和侧板,利用它们对声的反射使声音更为悦耳动听。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用两个音箱不同方位和距离处播放音乐,能使人感觉有“立体声”效果。
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
立体声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听不见的声音
蝙蝠夜间捕食昆虫
B超检查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www.21cnjy.com
海上风暴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后经科学家们调查,才发现造成这场海难的罪魁是风暴与海面惊涛引起的次声波。
次声波的威力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地震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超声: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
次声:把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的能量。
应用:(1)作为信息载体已应用于水下定位、通信、地下资源勘探、工业检测与控制、声光器件、超声诊断及超声盲人探路等。
(2)利用超声的能量形式,可进行工业超声处理加工(清洗、焊接钻孔、粉碎、凝聚和乳化)、超声医疗、超声处理种子等。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次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特点:波长很大,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强,传播距离远。
应用:(1)渗透到军事、经济、环保和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2)利用次声定位系统可以确定火箭发射和着落地点的位置,利用次声监测系统可以判断出核爆炸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
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工地噪声
喧闹的人群
川流的车辆
物理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噪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赛场上人群的喧闹声,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声,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都属于噪声。
噪声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
噪声的波形
乐音的波形
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的四大污染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噪声的大小及危害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数表示大小,分贝是计量噪声强弱的单位,符号dB。
居民区、文化教育等场所的理想声音环境是白天不高于55dB,夜间不高于45dB。
超过70dB,人就会心烦意乱,神经紧张,学习与工作效率下降。若长期在80~100dB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听觉就会迟钝,甚至耳朵变聋。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为了监测噪声,常在主要道路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控制噪声的一些措施
(a)消声----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声器。
(b)吸声----录音室的墙面上装有吸声材料。
(C)隔声----高架道路两旁装有隔音板。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1、声音与音乐
2、声音与建筑
3、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次声的应用
4、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噪声减少措施:消声、吸声、隔声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2017 乌鲁木齐)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C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是(  )
A.夏天,通过敲击声分辨西瓜熟不熟
B.利用声纳探测海深
C.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
D.听到雷声,知道将会下雨
C
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2017 百色)下列防止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
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
www.21cnjy.com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设计
课题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单元 第二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了解声音的研究对音乐及建筑的影响。 了解超声和次声在生活和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知道城市噪声的来源和防治途径。
重点 声音的利用和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难点 乐音与噪音的区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声音的产生与接收,引入新课。 学生思考、回答。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声音与音乐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会图片,体会声音与音乐的柔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音乐的数字合成,已经能够逼真地模仿各种声音。声音与建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声音与建筑的关系,了解回音壁、三音石的声学现象,都利用了声的反射原理。礼堂、音乐厅装有许多顶板和侧板,利用它们对声的反射使声音更为悦耳动听。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指导学生实际体验双耳效应、立体声。听不见的声音教师展示蝙蝠捕虫、B超检查、声呐的应用图片,引出声的利用。通过海上风暴引出次声的危害。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超声、次声的概念,并掌握超声、次声的特点及其应用。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的能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产生的在示波器上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无规津可循.而乐音是由声源作规则的的振动,在示波器上可以看出波形能遵循一定的规律,即它每隔一定时间,总有相同的振动图形重复出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用硬塑料干檫玻璃时产生的声音。 生活中噪声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生活中有这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的噪声,噪声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吗?既然噪声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危害,那么我们已经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它呢? 噪声监测装置教师提醒学生,检测装置只是监测噪声的大小,并不能减弱噪声,注意它们间的不同。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多媒体图片中减弱噪声的途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巩固提升练习题,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声音与音乐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声学在建筑中的应用。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多媒体理解双耳效应,体验立体声。仔细观看,并思考,这些声音能听到吗?阅读教材,掌握超声、次声概念,并知道其相关应用。阅读教材,了解噪声,知道噪声不同角度不同概念的区别。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噪声的来源,理解其真正含义。学生操作,分析。学生讨论,交流,分析生活中噪声的来源。任何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噪声监测装置的作用。根据听到声音的途径,讨论如何减弱噪声。学生小组讨论实际措施有哪些。学生思考、讨论完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际动手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知道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知识理解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举例分析噪声的概念,目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噪声强弱与噪声监测装置无关。要想减弱噪声,就要从听到声音的途径上考虑,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实际中,结合实物理解掌握减弱噪声的途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本节小结。 小组讨论、总结。
板书 1、声音与音乐2、声音与建筑3、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次声的应用4、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噪声减少措施:消声、吸声、隔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练习
1、(2017 黄冈)学校在“5 12”汶 ( http: / / www.21cnjy.com )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声波是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21教育网
2、(2017 阜新)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止鸣笛,这是从 减弱噪声.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 产生的.21·cn·jy·com
3、(2016 南昌)“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 中减弱噪声.www.21-cn-jy.com
4、(2017 淄博)中周“海巡31” ( http: / / www.21cnjy.com )轮船配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关于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是超声波
B.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入耳处减弱警示音,以保护听力
D.发射器外形呈喇叭状可以减少警示音的分散,从而使音调变高
5、(2017 贵港)贵港市城市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2·1·c·n·j·y
A.绿化美化环境 B.减小噪声污染
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水污染
6、(2017 鄂州)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7、(2017 湘潭)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乐器
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具有能量
8、噪声对人们有很大的危害,居民居住环境白天不能超过( )
A.40 dB B.55dB C.90 dB D.100 dB
9、(2017 武汉)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10、人能感受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11、(2017 潍坊)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
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
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
13、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
答案与解析
1、信息;空气
2、声源处;振动
3、声源;传播过程
4、C【解析】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dB,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超声波人耳是听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
B【解析】金港大道两旁植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选B.21cnjy.com
D
7、A【解析】声音是由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C错误;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
8、B
9、C【解析】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D
11、A【解析】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用超声波检查锅炉内有没有裂纹,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A符合题意,故选A.
12、A
13、【解答】从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上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虑:(1)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植树造林,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这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的传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