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9-29 07: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有理数的加法1.3有理数的加法和
减法知识回顾1.有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
2.都是如何分类的呢?  3.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0的加法运算.学过的加法类型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的类型还有哪几种呢?正数+正数 0+正数负数+正数0+0负数+00+负数负数+负数 第一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正数0负数正数0负数结论:共三种类型.
即:
(1)同号两个数相加;(2)异号两个数相加;(3)一个数与0相加.正数+0负数+负数 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比如: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了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 (+5)+(+3)=8 5 3+8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 -3 -5(-5)+(-3)=-8+-8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5)+(+3)=8 (-5)+(-3)=-8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结论: 利用数轴,求以下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
1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m ;
2先向右运动了3 m,再向左运动了5 m, 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m ;
3先向左运动了5 m,再向右运动了5 m, 物体从起点向______运动了 m .自主预习根据以上三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 结论:(-3)+5= 2 3+(-5)=-2 (-5)+5= 0 自主探究 如果物体第1 s向右(或左)运动5 m,第2秒原地不动,很显然,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5 m.如何用算式表示呢?
5+0=5. 或 (-5)+0=-5.结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法则: 根据我们前面讨论的不同情况完整地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表述出来:知识梳理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
(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确定和的符号; +-0(看另一个加数的符号)+-(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随堂练习 1.计算:
(1)(-3)+(-9);
(2)(-4.7)+3.9;
(3) 0+(-7);
(4)(-9)+(+9).教科书 第18页 练习1.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
(1)温度由-4 oC上升7oC;
(2)收入7元,又支出5元. 2.口算:
(1)(-4)+(-6);(2) 4+(-6);(3)(-4)+6;
(4)(-4)+4; (5)(-4)+14;(6)(-14)+4;
(7) 6+(-6); (8) 0+(-6). 教科书第19页 练习3.计算:
(1)15+(-22); (2) (-13)+(-8);
(3)(-0.9)+1.5; (4)      .4.请你用生活实例解释5+(-3)=2,(-5)+(-3)=-8
的意义.有理数的减法1.3有理数的加法和
减法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知识回顾2.计算
(1) 4 + 16 =
(2)(–2)+(–27)=
(3)(–9)+ 10 =
(4) 45 + (–60) =
(5)(–7)+ 7 =
(6) 16 + 0 =
(7) 0 + (–8)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北京某天气温是-3oC~3oC,这天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呢?3-(-3)=?6(1)怎样理解 ?(2)想一想: 观察(1)(2)两个等式得出的结果,你发现
了什么?从结果中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思考:对于其它的数,这个猜想还成立吗?.自主预习
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将上式中的数换成0,-1,-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减去一个正数,还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吗?举例说明.从中又能有新的发现吗?自主探究你能用字母把减法法则表示出来吗?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知识梳理例 4 计算:(2)
(3)(4).(1);.;;例 4 计算:.解:=(-3)+5
=2解:= 0+(-7)
 =-7(2)(1);;例 4 计算:.解:=7.2+4.8
=12
(3)(4);. 在小学,只有当a大于或等于b时,我们才会做a-b,现在,当a小于b时,你会做a-b吗?
一般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的符号是什么?自主探究教科书第23页 练习随堂练习1.计算:
(1) 6-9;   (2) (+4)-(-7);
(3)(-5)-(-8); (4) 0 -(-5);
(5)(-2.5)-5.9 ; (6) 1.9 -(-0.6).2.计算:
(1)比2oC 低 8oC 的温度;
(2)比 -3oC 低 6oC 的温度.1. 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
(1)(-2)-(-3)=(-2)+( );
(2) 0 - (-4)= 0 +( );
(3)(-6)- 3 =(-6)+( );
(4) 1-(+39)= 1 +( )
2. 计算:
(1)(+3)-(-2); (2)(-1)-(+2);
(3) 0 -(-3); (4) 1 -
(5)(-23.6)-(-12.4); 21
2-(- )34-3-395-33随堂练习3.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游戏,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分数如下:(1)第一名超过第二名多少分?
(2)第一名超过第5名多少分?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一个数同相加,仍得这个数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知识回顾 计算下面各题

1.(—9.18)+6.18

2. 26.18+( — 9.18);

3.( — 2.37)+( — 4.63);

4.( — 4.63)+( — 2.37);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比较以上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征?2)小学学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还适用吗?3)请你再换几个加数,试一试,看一看所得的结果 如何? 观察 你能用精炼的语言表述这一结论吗?
你能把该规律用字母表示吗? 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自主预习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自主探究(1)两个式子的结果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猜想.(2)再换几个数试一试,你的猜想是否还成立呢?(3)请用精炼的语言把你得到的结论概括出来.
(4)你能用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算式是-20,3,5,-7 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可以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例5 一批大米,标准质量为每袋25kg。质监部门抽取10袋样品进行检测,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千克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结果如下表:这10袋大米总计质量是多少千克?自主预习 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什么运算?
2. 你能说说使用加法结合律时遵循什么原则么? 知识梳理3.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②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③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④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 ⑤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4.我们在哪些情况下考虑使用加法运算律呢? 练习一,计算
(1)(+7)- (+8)+(- 3)- (- 6)+2

(2)23+(-17)+6+(-22)
(3)(-2)+3+1+(-3)+2+(-4)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