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会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人物的英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沈国华的毅然选择以及为国献身的高尚行为。
【教具学具】
PPT课间。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交流与合作探究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你喜欢吃水果吗?想扮演你喜欢的水果这个角色吗?拉近师生距离,并为教学的分组合作以及竞赛学习做下铺垫。
一、资料引入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外国朋友“充满激情永不妥协的斗士”——史沫莱特(看图了解人物)板书:国际主义
2.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史沫特莱身边的故事,齐读课题。
3.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是谁?
是沈国华。(板书:沈国华)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自己查字典或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集体共同解决。
检查:“烘”读“hōng”“兼”和“逻”的写法。
2.课文写了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的哪些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读课文。在书页空白处标记。
(1)课文主要写了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的哪些事情?
课文写了沈国华的四件事情:1细心照料史沫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莱,工作认真负责;2为保护史沫特莱,被荆棘划得满脸血痕;3谢绝史沫特莱的好意,和史沫特莱依依惜别;4牺牲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如“一天”“从这以后”“几天以后”“几年以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
三、初步感知人物品质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层次。那么,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给同学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四、进一步读书,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
同学们谈得很好。看来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沈国华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进一步体会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史沫特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国儿子”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下节课,我们再围绕给大家给深刻印象的语句,深入体会沈国华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布置】
把本课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录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深刻印象的语句体会沈国华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
2.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的精神品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认识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的精神品质。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大声的自由的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段或句,读后与同桌或后座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原因。
2.交流感受,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3.第1---3自然段
① 史沫特莱和沈国华分别是什么身份?(生答)
② 沈国华是怎么样细心照顾史沫特莱,史沫特莱又是如何帮助沈国华的?(生答重点突出“亲情般的温暖”)
③ 谈理解体会。
画记课文中能体现“亲情般的温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子,通过写沈国华为史沫特莱端茶送水,打扫住房、叠被褥等事,感受沈国华年纪虽小却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史沫特莱像母亲一样给予沈国华的关爱。
感动一 细心照料 (认真负责)
4.第4~10自然段。
①在战斗中沈国华是如何掩护史沫特莱的?
②读让自己感动最深的句子,想象当时的场景,体会人物的心情。
“可是,一转身,附近树丛里运找不到史沫特莱和她的马夫!沈国华摸着黑,呼喊着,搜寻着。”
“当沈国华见到史沫特莱时,他不停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着史妈妈。望着眼前这个被荆棘划得满脸血痕的孩子,史沫特莱热泪夺眶而出,紧紧搂抱住他,一个劲地叫着:儿子,我的儿子。”
这些细节描述了沈国华和史沫特莱失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后无比焦急的心情,体现了沈国华高度的责任心,对史沫特莱的爱很深。而史沫特莱也被这个全心全意保护自己的孩子深深感动,对沈国华又疼又爱。
感动二 全力保护 (打动人心)
5.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1~19自然段。
① 从这以后,史沫特莱如何安排沈国华的未来的?(带出国)
② 沈国华是怎么想的?(重点指导读14、15自然段,读出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理变化)指名学生读,分组读。
③ 沈国华是怎么如何做的?(分角色读17、1
( http: / / www.21cnjy.com )8、19自然段,比赛读这三个自然段。动作和语言描写,读出沈国华对史妈妈的感激和坚持留下打败侵略者的决心。体会沈国华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
感动三 放弃机会 (感人肺腑)
6.拓展写话:
有人说沈国华很傻吗?对吗?如果你是沈国华你会如何选择?说一说你的想法并写下来。
7.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重温第17自然段的那名话:“……等胜利以后,我再去看您!”沈国华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了吗?
感动四 光荣牺牲 (催人泪下)
三、结束读文,深化主题
总结:沈国华,中国人民的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子。为了保卫被日寇蹂躏的祖国,放弃了随美国记者出国深造的机会,光荣牺牲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但是,他的精神并没有随着身体的牺牲而泯灭,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板书设计】
9.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
沈国华
国际主义 爱国
深 细心照料
感动 情 全力以赴
厚 放弃机会
谊 光荣牺牲
【教学反思】
教学中,注重课堂导入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节,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让同学们查找抗日战争的资料,并交流展示资料,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的反应:有文字,有图片,有光盘等不同形式的资料,然后教师借助同学们的资料,较全面地对抗日战争作介绍,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在接下来的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来品读理解,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让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时,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为学生习作奠定基础。
9
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