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茁壮”、“瓜藤”、“发疯”、“
凸出”、“杞人忧天”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文章重点词句,体会丝瓜的神奇。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及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感悟丝瓜所展现出来的品格,启发学生感悟生活。
【教具学具】
与丝瓜有关的图片资料、投影片。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预习——展示——反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展示课)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抓住文章的语句,感受丝瓜的“神奇”。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件出示预习目标展开预习
一、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我对丝瓜“惊奇”的原因是什么
2.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
3.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
4.文中几次提到作者“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
5.从丝瓜的生长过程你悟出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四、搜集季羡林的资料,加深对季老的了解。
五、课堂延伸:
1.抓住“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我”能和“丝瓜对话,想象会说些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有神奇之处的植物?
(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处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环节:展示反馈
一、设置情境朗读课题:《神奇的丝瓜》
读过课题后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呢?
丝瓜是什么样子的?
丝瓜能吃吗?
丝瓜有药用价值吗?
丝瓜有何神奇之处?
多媒体:看一个短片,简要了解丝瓜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看看丝瓜究竟有何神奇之处——板书课题
二、生字词展示
老师随机抽取各组同学到黑板上默写,根据默写情况评价各组表现
多媒体显示生字词:
读一读:lí
bā
tū
yí
篱
笆
凸出
怡然
词语解释:
车水马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断。
百思不得其解: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杞人忧天:传说齐国有个人怕天会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的忧虑。
随机抽取词语让同学们造句
三、朗读展示,走进文本
老师配乐范读(多媒体播放音乐和丝瓜的生长图片)
提示:要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课文?(充满好奇,惊讶,喜悦)
各组派代表展示朗读
班级评论员重点点评
四、自主探究深入文本
(一)、品读丝瓜的“神奇”
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丝瓜的神奇?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展示本组预习的成果,其他人给予补充。
老师归纳:作者通过写丝瓜籽、丝瓜秧、丝瓜的“瓜”的神奇来体现丝瓜的神奇。重点描写了丝瓜的“瓜”的神奇,这种神奇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多媒体展示:
第一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为什么停止了生长?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
第二处::“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重读:弯了、把躯体、放在。丝瓜的主动性,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智慧。)
第三处:“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一个台子上。”(原来是怎样生长的?这个样子的改变是人为的吗?平着身子躺在那儿一般是指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做的?)
品读感悟:读出丝瓜的神奇,读出作者的惊讶。以上配有制作的丝瓜插图精彩展示:你还了解哪些有神奇之处的动植物呢?
小组派代表展示
老师补充:
1.瓶子草是一类著名的食虫植物,为多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长在沼泽地、潮湿的田野或湖滨,属被动捕捉型食虫植物.
瓶子草的这些瓶状叶便是捕捉昆虫的“诱捕器”。
2.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树,如果人们从树旁经过,一不小心碰到了它的枝条,便会被电打得很难受。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这种树具有发电和蓄电的本领。
3.大象的鼻子非常灵敏,如果需要,它能拾起一根缝衣针…….
(二)、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
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丝瓜成长记》:“我是一粒小小的丝瓜籽被主人随意点在了房前的空地上…….”
(以充满童真童趣的讲述形式,调动起学生再创作课文的积极性)
五、课堂总结
丝瓜的生长过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的眼中丝瓜是有思想的,面对丝瓜神奇的生长过程,作者的情感又是如何变化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秘神奇的丝瓜背后作者的心情变化。
【作业布置】
把文中你欣赏的词语或句子抄一抄,品一品。
预习目标没完成的继续预习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课)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进一步感悟丝瓜的神奇。
2.使学生知道文章写得生动具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同感受了丝瓜的神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
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力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门疯狂的长;能让悬垂的瓜平神躺下。
面对丝瓜生长过程中神奇的的变化,作者的心灵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二、深入文本,感悟作者的“担心”
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的“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
小组派代表展示并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出示:
(1)第一次“担心”
A瓜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B我真替它担心,(重读“真“和“担心”)
(2)第二次“担心”
A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
B我又担心起来。(重读“又”)
(3)第三次“担心”
A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
B我又犯了担心病。(重读“担心病”)
分角色朗读,感悟担心衬“神奇”。作者越担心,衬托了丝瓜越神奇。
三、体会丝瓜品格、感悟人生态度
读课文9、10自然段:
“丝瓜有思想,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大家不妨满足一下作者的愿望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丝瓜会说话。
多媒体出示:
作者和丝瓜的对话
“细细的瓜秧,浓绿的瓜叶下忽然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翠绿色的丝瓜探出头来,它轻轻的用头蹭了一下正在沉思中的老人:‘嗨,你在想什么呢?……’”大胆想象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想象作者和丝瓜会有什么样的对白呢?
小组合作,编排场景对话
再读课文9、10自然段
思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小组派代表发
老师点评:丝瓜生长的智慧在于它适应环境顽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存,甘心牺牲部分发展整体,也在于它毫不张扬的静默与自我约束的自由。而我们人的生存却你争我逐地沉浮在繁华的商品与利益的纠葛中,于是生命中许多精彩的细节被现代生活所掩盖与遮蔽。“怡然泰然悠然坦然含笑面对秋阳”该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境界。
四、走近作者
小组展示搜集到的关于作者季羡林的资料
多媒体播放:1.季羡林(1
( http: / / www.21cnjy.com )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2.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3.小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新生入校时,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有一名新生刚走进北大校园,带了不少行李,他想先到其他几个系找他的几位老乡同学,因行李太多在北大“未名湖”旁犯愁。他看见有一位身穿旧中山装的老头,便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喊道“师傅,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办点事。”过了好长时间这位青年才回来,他发现那位“工友”依然为他守着行囊,寸步未离。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子才惊奇的发现原来那天帮他看行李的“工友”老头竟然就是副校长季羡林教授。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那位大学新生,此时你会怎么想?)
五、交流收获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点拨:知识的收获,人格的熏陶,课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友谊……哪怕一个生字词的理解,都算有收获,每课一总结,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个进步,学习才会其乐无穷。
【板书设计】
生长:瓜籽—瓜秧—丝瓜
适应环境
顽强生存
普通:生长环境
神奇:控制自身生长
怡然 泰然 悠然 坦然
【教学反思】
《神奇的丝瓜》一文作者抓住“神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抓住神奇的丝瓜的生长过程,并展现作者心灵感受的轨迹,“随意”说明丝瓜的普通,“可是”表明我对丝瓜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一大截”“每天长出半尺”都说名它的生长速度极快。“每天,注视”表明引起了作者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我担心的句子:“我真替它担心,生怕它禁受不住这份重量,会从楼上追下来,落到地上。”先写丝瓜的生长,再描写我担心“丝瓜”禁不起重量坠下来;“我又犯了担心的病,”等,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作者担心什么,其结果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感悟丝瓜的神奇之处:丝瓜居然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给处于有利地形的大丝瓜找到承载重量的地方,让它们疯狂的生长;让悬挂的瓜平身躺下。并让学生学习丝瓜在困难和逆境中的“怡然,泰然,悠然,坦然”,的生活态度,反思丝瓜的生活态度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有思想,考虑问题,并付诸于行动。
14
神奇的丝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