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 黄山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 黄山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28 20:1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自学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4.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具学具】
PPT课件,黄山美景的图片。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基本情境
1.丰子恺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曾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丰老笔下的黄山松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课题:黄山松)
师:谁能介绍一下作者?
生:交流资料。
2.关于黄山你知道多少?
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的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而黄山松则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素有“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经典。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黄山奇松的风光。(出示PPT课件)请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二、自主活动,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
1.自由读文。
丰老眼中的黄山松是什么样的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文中概括黄山松特点的句子。
2.范读课文
师范读第一、二自然段,生注意生字的读音,体会新词的意思,提出其他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3.浏览课文,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用笔画出你认为精彩的词句和不懂的地方。
组内交流,小组长提炼出弄不懂的问题,和想要向大家发问的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
4.默读课文,汇报总结。
默读课文后组内先交流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再汇报。
5.师引导纠正补充。
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下面来看看黄山松的这三个特点是怎样具体展现给我们的。
(1)特点一:生在石缝里
原来黄山松真的生长在了石缝里,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黄山松生长得怎么样呢?生略读课文,找出相应句子,指名朗读。
看到长势这么好的黄山松,作者为什么感到不可思议了呢?
看到这么美这么顽强的黄山松?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在石上——
顽强
民族精神)
(2)特点二:枝条大多平伸或倒生
精读本段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黄山松这一特色的,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是的,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不仅把黄山松与其他树木的枝条作了比较,而且运用比喻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把黄山松的姿态展现出来。
  出示文字生齐读:“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于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指导朗读:读一读描写黄山松姿态奇特的句子。(注意评价)
此时,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①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得也很准确。抓住黄山松的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进行描写。
②(姿态奇特——
向阳
向往光明)
  小结:作者借物抒情,从中发现了黄山松的向阳性,联想到了它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的品格与精神。
(3)特点三: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感情朗读课文
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黄山松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指名读相应句子:
 
哪个词准确地把黄山松紧密连接的情态描画了出来。(偎傍)
课件出示句子:大概……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
  这么大的风,一般的树遇到会怎样?(折断)团结松呢?
  这真是团结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啊!(齐读)
自由读一读描写蒲团松的句子。
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强大的团结力?
指名感情朗读:
学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山松那种团结的精神。(密切偎傍——
团结
时代精神)
三、总结转化
1.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略读课文。让我们再次欣赏黄山松的奇美并感受它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吧。
播放视频:
再次欣赏黄山松?你的心理感受和原来有什么不同吗?作者对黄山松是怎样一种感情?
(作者表达了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黄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松展现给我们了它的顽强、向往光明、团结的品格和精神。其实黄山松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
3.总结写法  
你们发现了文章结构上的写作特点了吗?
是按着总述—分述的顺序写的。
四、学习效果评价
你觉得在本节课哪个人或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出色?
(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
【板书设计】



丰子恺
生在石上——
顽强
民族精神
姿态奇特——
向阳
向往光明
密切偎傍——
团结
时代精神
颂扬黄山松精神
【教学反思】
25
黄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