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湘府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六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湘府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六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30 07: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为何如此开怀大笑?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问题一: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东方红一号材料一:中国为什么可以重返联合国?原因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7年,我国第一颗
氢弹成功爆炸
1970年,“东方红一号”
卫星成功发射
材料三:  毛泽东曾表示:“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原因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材料二: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恢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3、意义
(1)对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对中国:①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20世纪50、60年代的中美关系: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
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断绝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美国从最初不愿意同中国交往到70年代为什么又愿意同中国交往呢? 对于中国来说,为什么想同美国这个宿敌改善关系呢?(P113“学思之窗”)(二)中美关系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
方面中国
方面(1)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3)美苏争霸的需要(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4)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1)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2)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3)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41971.7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乒乓外交中美关系改善的意义: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三、中日关系正常化(1)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直接原因)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1.推动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因素有哪些?2.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后,各国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终于打破外交僵局,形成了外交的新局面。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历史意义:四.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外交建树外交政策的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成就: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外交活动
③积极发展同周边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为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贡献。①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多极化趋势出现背景:(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000.9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维和部队(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峰会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6月,上海组织六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意义: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总结70年代突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推动建交热潮新时期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50年代基础参加两次国际会议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