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气候基本特征 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运用影响中国冬夏季风的示意图,说出冬、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2)运用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说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并能说出划分依据和划分界线。(3)了解雨带的推移规律,理解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对我国农业的影响(4)运用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降水量资料图,简要分析四座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归纳我国降水的时空分配规律。
重点 (1)掌握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和性质(2)掌握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和界线
难点 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图片春节期间, 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冰雕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你知道这反映出我国气候的什么差异?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想一想:冬季、夏季你在上学的路上分别迎着什么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季风的理解。明确:我们把一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称为季风。学生分组学习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冬季风夏季风发源地风向性质率先影响小结: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夏季风向更替明显: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指导学生读图讨论下列问题:1.说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2.说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哪些山脉为界线?3.说说夏季风在推进过程中地势有什么变化?拓展延伸:我国主要的降雨形式是锋面雨动画展示锋面雨的形成过程图片展示雨带的推移规律播放视频: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读图活动:展示北京1950~201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和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1.北京不同的年份降水量是否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带来什么灾害?2.说说下列四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多集中在什么季节?3.观察四地的降水最多时和气温最高时是否一致?小结:议一议:总结一下我国季风气候有哪些显著特点?对我国农业有哪些影响?过渡:夏季风在推进的过程对我国的降水有哪些影响呢?读图活动:展示乌鲁木齐、西安、武汉、台北四地的降水图和中国降水时空分布图1.分别找出四城市平均降水最多的三个月份,说说各地降水在季节分配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根据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差异,说说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3.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离、地形等差异,归纳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小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季风因素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理解的季风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比较冬季风、夏季风的差异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表格:冬季风(1月)发源地:西伯利亚风向:偏北性质:寒冷干燥夏季风(7月)发源地:太平洋、印度洋风向:偏南性质:温暖湿润学生读图讨论回答:1.是否受夏季风明显为依据2.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3.地势越来越高,对夏季风的深入内地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学生观看动画,总结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夏季风的强弱和推移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规律。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多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短;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长。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读图回答问题:1.北京不同的年份降水量各不相同,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说明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大。这是由于夏季风的势力强弱不同和进退早晚不同造成的,容易发生旱涝灾害。2.从四地的降水情况来看,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大多集中在夏秋季节。3.四地降水最多时也是气温最高时,反映出我国气候的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雨热同期。学生讨论回答:特点:雨热同期,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且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学生读图回答:1.从四地的降水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因素:一般而言,离海近,降水多;反之,降水少。地形因素:山脉对夏季风深入内陆起了阻挡作用,使得西北内陆降水少。季风因素: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采用对比法学习地理的能力。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讨论探究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印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形成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培养学生讨论探究能力。通过降水图和中国降水时空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巩固提升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D )A.北冰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2.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 D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C.南风 D.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3.我国下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最长,强度最大的地区是( A )A.华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4.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学生做练习。 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目的。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气候的第一大特征:季风气候显著。主要表现为雨热同期、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受海陆、地形、季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为:夏秋多、冬春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教堂反思 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通过影响中国冬夏季风的示意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降水图和中国降水时空分布图,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归纳、总结的能力,讲练结合,突破重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图表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
气候基本特征
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练习
一、基础达标
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偏北风 B.偏西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2.我国下列地区不受冬季风影响的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海南岛
3.下列地区同时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 B.华北地区出现干旱现象
C.东北地区出现洪涝现象 D.北方地区出现洪涝现象
5.下列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天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巫山
6.我国四大盆地中,位于季风区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7.我国水旱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
A.台风影响 B.地势西高东低
C.夏季风活动异常 D.冬季风势力太强
8.下列关于我国季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夏季风能吹到的地区是季风区
B.季风区内冬季都吹西北风,夏季都吹东南风
C.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
D.冬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引起水旱灾害
9.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 )
A.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
10.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东向西递减 B.从西向东递减
C.从南向北递减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综合提升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它来自 地区,性质 ,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是 。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 和 上空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答案
C.
解析: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那里降水少,气候干旱,主要是因为受夏季风的影响小。故选C.21教育网
D.
解析:冬季风发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冬季风南下率先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在南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越来越小,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方,所以不会受到冬季风的影响。故选D.21cnjy.com
A.
解析: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均位于季风区,内蒙古高原同时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故选A.21·cn·jy·com
B.
解析:夏季弱,向北挺进慢,雨带会长期滞留南方,南方地区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而北方则会出现干旱。故选B.www.21-cn-jy.com
B.
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经的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故选B.
D.
解析:我国四大盆地中,位于季风区的是四川盆地,位于非季风区的是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故选D.2·1·c·n·j·y
C.
解析:夏季风势力强,向北挺进的快,容易形成南旱北涝,夏季风势力弱,向北挺进的慢,容易形成南涝北旱,由此可风,夏季风活动异常会引起水旱灾害。故选C.
C.
解析: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分的依据是是否受到夏季风影响明显,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夏季风活动异常会引起不旱灾害;由于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故选C.21·世纪*教育网
D.
解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来自太平洋的季风为东南季风,来自印度洋的季风为西南季风。故选D.www-2-1-cnjy-com
B.
解析: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因为这个时候夏季风势力最强,能带来丰富的降水。B.
D.
解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从时间来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从空间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选D.2-1-c-n-j-y
二、综合提升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寒冷干燥
(2)太平洋 印度洋 高温多雨
(3)夏
解析: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发源于西伯利亚地区,风向多为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其性质为寒冷干燥;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向多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其性质为温暖湿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上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春节期间, 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冰雕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
你知道这反映出我国气候的什么差异?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新课讲解
想一想:冬季、夏季你在上学的路上分别迎着什么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季风的理解。
我们把一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称为季风
(一)季风气候显著
新课讲解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西北
寒冷干燥
冬季风(1月)
发源地:
西伯利亚
风向:偏北
性质:寒冷干燥
新课讲解
印 度 洋
东南、西南
夏季风(7月)
发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
性质:温暖湿润
太
平
洋
温暖湿润
新课讲解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东北
寒冷干燥
北方地区
太平洋、印度洋
西南、东南
温暖湿润
东南沿海
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
新课讲解
1.说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受夏季风影响是否明显为标准: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新课讲解
2.说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哪些山脉为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新课讲解
3.说说夏季风在推进过程中地势有什么变化?
地势越来越高,对夏季风的深入内地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北方
南方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拓展延伸
锋面雨是我国主要的降雨形式
伏 旱
梅 雨
4~5月:雨带在南部沿海登陆
6~7月:长江中下游迎来梅雨季节
7~8月:雨带到达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
9月:雨带南撤到华南沿海;10月退出我国大陆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夏季风的强弱和推移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规律。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多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短;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长。
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推移及其影响
新课讲解
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
北京不同的年份降水量各不相同,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说明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大。这是由于夏季风的势力强弱不同和进退早晚不同造成的,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新课讲解
北京1950~201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
1.北京不同的年份降水量是否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带来什么灾害?
新课讲解
2.说说下列四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多集中在什么季节?
3.观察四地的降水最多时和气温最高时是否一致?
2.从四地的降水情况来看,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大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3.四地降水最多时也是气温最高时,反映出我国气候的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雨热同期。
新课讲解
议一议:总结一下我国季风气候有哪些显著特点?
对我国农业有哪些影响?
特点:雨热同期,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且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小 结
拓展延伸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阿拉伯半岛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为什么会出现图中不同的景观?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
考考你
新课讲解
1.分别找出四城市平均降水最多的三个月份,说说各地降水在季节分配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从四地的降水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乌鲁木齐
西安
武汉
台北
4、6、7
7、8、9
5、6、7
6、8、9
乌鲁木齐
西安
武汉
台北
2.根据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差异,说说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3.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离、地形等差异,归纳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海陆因素:一般而言,离海近,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地形因素:山脉对夏季风深入内陆起了阻挡作用,使得西北内陆降水少。
季风因素: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新课讲解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
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季风因素
小 结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
A.北冰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南风 D.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我国下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最长,强度最大的地区是( )
A.华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气候的第一大特征:季风气候显著。主要表现为雨热同期、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受海陆、地形、季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为:夏秋多、冬春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气候基本特征
冬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
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