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辛亥革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9 辛亥革命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9 15:16:41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第9课 
辛亥革命一、革命志士的奋斗萍浏醴起义徐锡麟黄花岗起义黄兴视死如归二、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1.领导机构:湖北革命组织_______与共进会。
2.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_________。
3.起义概况:_____年___月___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
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当夜,占领武昌城。随后,武汉
三镇起义胜利。文学社湖北新军191110104.成立军政府: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
政府,推举_______为都督。
5.革命形势: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
立,支持革命。黎元洪6.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_________制度的终结。
(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_____________。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打开了中国进
步潮流的闸门。君主专制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解放【微点拨】
☉易混点1 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封建制度。
☉易混点2 孙中山没有直接参与领导武昌起义。
☉关键点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微思考】
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提示:武昌起义。【微阅读】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解读】材料意思是: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从而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孙中山的这段话高度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影响。【图解历史】
时间: A 
事件: B 
性质: C?
A: 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知识建构】  革命者用鲜血在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多的人们。虽然屡战屡败,但每一次的战败都在扩大三民主义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为革命而战,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在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呐喊中,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革命枪声此起彼伏】
材料一 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部分)(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起义补充完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提示:起义:①萍浏醴起义 ②安庆起义 ③黄花岗起义 说明了全国各地发动的暴力推翻清政府的起义此起彼伏,同时也说明了清政府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材料二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与妻书》(2)材料二体现了秋瑾、林觉民等革命党人的什么精神?
提示:视死如归、为革命献身的英雄气概。【辛亥革命翻天覆地】
材料三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3)材料三赞扬了近代史上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提示: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
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21·世纪*教育网
一课一练·达标闯关
一、选择题
1.这次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这次起义是 (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萍浏醴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萍浏醴起义。
2.他临死前挥笔直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在安庆发动起义“拟杀恩铭”的是 (  )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安庆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3.孙中山的“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高度赞扬了某次起义的历史意义,这次起义是 (  )21教育网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安庆起义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黄花岗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出自孙中山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主要赞扬了黄花岗起义的意义。
4.下图是位于广州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墓,烈士们表现出来的精神有 (  )
①不屈不挠 ②视死如归 ③献身革命 ④勇于改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参加黄花岗起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④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5.“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的主力军是 (  )2·1·c·n·j·y
A.同盟会会员 B.倾向革命的新军
C.留学海外的归国人员 D.工人和农民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由题中的“武昌首义”“民主共和”等可以联想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新军。
6.1912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将10月10日定为“国庆日”,是为了纪念武昌起义。那么武昌起义爆发是在 (  )21*cnjy*com
A.1911年10月10日 B.1895年10月10日
C.1905年10月10日 D.1910年10月10日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昌起义的时间,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举行起义。
7.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你认为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南昌起义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昌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材料中“武昌”“新军”可判断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来源:21cnj*y.co*m】
A.李鸿章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毛泽东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材料给出了“消灭帝制、缔造共和”这个重要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论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领导人孙中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出处:21教育名师】
9.“辛亥革命为中国2 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代之以民国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关,辛亥革命使帝王“变成了人民的公敌”,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10.辛亥革命前,“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词语,虽然为大多数爱国者、革命家所反复宣扬,但并没有得到晚清社会的普遍认同。辛亥革命后,“进化”“科学”“革命”“民主”等词语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深入人心。这充分表明辛亥革命 (  )21cnjy.com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 B.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
C.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说明“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思想从没有被普遍认同到广为流传,而且深入人心,可以看出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11.有人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其主要依据不包括这场革命 (  )
A.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长期延续的封建制度
【解析】选D。辛亥革命推翻了2 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A、B、C排除;辛亥革命并未结束封建制度,故选D。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民族运动的前方,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孙中山
(1)指出材料一中“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的领导者及结果。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革命党人发动这些起义的意义。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图一与图二的关系。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
(4)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
【解析】第(1)题考查革命志士的奋斗,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结合材料二联系武昌起义相关知识回答,只要能体现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的意思即可。第(3)题考查武昌起义与清朝统治崩溃的联系,结合所学回答。第(4)题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回答。www-2-1-cnjy-com
答案:(1)萍浏醴起义:刘道一、蔡绍南;镇南关起义:孙中山、黄兴;黄花岗起义:黄兴。结果:都失败了。【版权所有:21教育】
(2)意义: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3)关系: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1*cnjy*com
【知识拓展】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首次历史性变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首先,这场变革摧毁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结束了绵延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而解除专制的镣铐,则是经济与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辛亥革命不愧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迈出的重要步伐。2-1-c-n-j-y
其次,辛亥革命又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共和制度的存在,虽然为期短暂,但共和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皇帝并非永恒的。以共和国取代清帝国,无疑是巨大的进步。正是这样,后来的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就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