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二次革命
1.原因:
(1)_______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2)1912年,宋教仁等以同盟会为基础,组建_______。
(3)1913年春,袁世凯密令亲信在上海刺杀北上组阁的
_______。袁世凯国民党宋教仁(4)“宋案”后,袁世凯武力镇压_______,罢免三省
都督,并派兵南下。
2.概况:
(1)发动:_______、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
动“二次革命”。
(2)结果:由于国民党_________,很快被袁世凯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力量涣散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准备: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民党。
(2)1914年初,解散_____。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_____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修改___________,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
继承人。国会中华民国约法总统选举法(4)为实现皇帝梦,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
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_________”的大部分内容。
2.复辟:以_____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复
辟称帝。二十一条1916三、护国战争
1.原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2.发展: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
3.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
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4.结果:1916年3月,_______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
中死去。袁世凯四、军阀割据
1.割据局面: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2.历史影响:各军阀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
年混战,中国陷入_____________的动乱之中。军阀割据纷争【微点拨】
☉易错点1:二次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袁世凯的独裁与卖国;而非“宋案”。
☉易错点2:护国战争取得了反对袁世凯复辟的胜利,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微思考】
比较二次革命与护国战争的相同点。
提示:革命党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发动,都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斗争对象都是袁世凯。【微阅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解读】“民贼”指的是袁世凯,“忘共和”即指背叛民国。在《讨袁檄文》中,孙中山暗指袁世凯身为民国总统却背叛民国,是窃取民国之贼。【图解历史】
人物: A
活动:复辟帝制
结果:最终引起了 B 战争,在
绝望中死去
A:_______ B:_____袁世凯护国【知识建构】 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卑劣的手段·暗杀】
材料一 改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
——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辞》材料二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
上海沪宁火车站,全国震惊。时为临时
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物狂徒,胆敢
毁我共和元勋?”下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途中被刺身亡。(1)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指的是什么。对袁世凯的权力有何威胁?
提示: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行选举。袁世凯最后落选无疑。
(2)材料二中的“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为什么他拒不接见应桂馨?
提示:袁世凯。他怕暴露自己的专制独裁野心。【卖国的独裁·称帝】
材料三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供“二十一条”摘录内容:
“一、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增加通商的权利……二、日本在南满和内蒙东部享有各种经济、军事特权……三、……四、……五、中国警队及工厂由中日合办……六、中国政府聘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针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的态度怎样?为什么说“二十一条”是灭亡中国的条约?
提示: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日本全面控制了袁世凯政府。【正义的回击·革命】
材料四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材料五 ……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毛泽东(4)材料四中的“民贼”是谁?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提示:袁世凯。
原因:①出卖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根本原因);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不懈斗争;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⑤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历史的教训·沉思】
材料六(5)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连年不断的军阀纷争、割据与混战,使战火遍及大半个中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空前灾难,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2-1-c-n-j-y
一课一练·达标闯关
一、选择题
1.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 )
A.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
B.没有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D.政治上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2.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临时约法》被废止
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袁世凯不赞成共和、民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宋教仁改组国民党给了袁世凯压力,最终宋教仁被暗杀。宋教仁的遇刺,标志着民主宪政改革的破产,也标志着宋教仁的“政党内阁”在中国破产。21cnjy.com
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同袁世凯作斗争时,斗争方式有一个变化过程,主要是 ( )
A.由武装斗争到议会斗争
B.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
C.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再回到议会斗争
D.由组织暗杀到组织全国性暴动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同袁世凯作斗争时,最初采取议会斗争方式,成立国民党,准备组织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结果宋教仁被刺杀,“宋案”的发生,证明议会斗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革命党人被迫武力反袁,掀起了二次革命。
4.右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 )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
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图片中的信息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表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21·世纪*教育网
5.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根本目的是 ( )
A.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独霸中国
C.扩大侵略权益
D.进行资本输出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提出了意在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www-2-1-cnjy-com
6.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护国军力量强大
B.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帝国主义放弃对袁世凯的支持
【解析】选B。本题考查深层次的分析能力。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已经不得人心。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 ( )
A.都是武装斗争
B.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D.矛盾都指向北洋军阀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比较能力。辛亥革命的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那时北洋军阀政府尚未建立。www.21-cn-jy.com
8.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
A.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
B.国家法制得到健全
C.阻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
D.加快了和平局面的到来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军阀们依仗武力,无视国法,祸国殃民,阻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1924年,孙中山说,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实在是一个假民国”。这是因为当时中国 ( )21教育网
①民族工业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机会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③北洋军阀在政治上仍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④封建专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处于统治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辛亥革命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而民主共和的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已严重动摇了封建专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故①④表述错误。2·1·c·n·j·y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 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1)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2)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3)《全球通史》称这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1)题通过材料一的“护国军”可判断是护国战争,它反抗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第(2)题通过材料二中的“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可知,袁世凯倒行逆施,实行的是专制统治。第(3)题考查的是军阀混战带来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1·cn·jy·com
答案:(1)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
(2)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北洋军阀(或袁世凯)。
(3)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拓展延伸】“北洋军阀”名称的由来
清朝的行政区划中沿海各省统称为“洋”,其中江苏以北的奉天(今辽宁省)、直隶(今河北省一带)、山东等沿海省份统称北洋;江苏以南沿海各省统称南洋。负责管理北洋地区对外通商和外交等事务的官员叫做“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1895年,袁世凯以道员衔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任练军督办,1901年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练兵处会办大臣,他将自己所建立的军队称为“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并把北洋陆军扩充为六镇,因此人们就把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军阀集团称为“北洋军阀”,袁世凯也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32张PPT。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一、二次革命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时,袁世凯竭力排斥革命党人。在袁世凯组织的政府中,外交、内务、陆军、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都是他的亲信,由革命党人任总长的,只有当时人们称之为“冷衙门”的教育、农林、工商、司法四部。1913年3月20日晚10点45分,奉袁世凯电召北上的宋教仁在上海北站检票口突遭枪击,22日凌晨不治身亡。 宋教仁遇刺宋教仁被刺震惊全国,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讨袁,
发动“二次革命”。袁世凯以武力镇压。“二次革命”失败。宋教仁被刺事件说明了什么?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二、袁世凯复辟帝制材料 袁世凯强迫国会改变先订宪法、后选总统的立法程序,1913年10月6日先进行正式大总统的选举。当天,被袁世凯所收买的便衣军警、地痞流氓数千人,打着“公民团”的旗帜包围了国会,高喊“今天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你们就休想出院”,在会场外面捣乱。议员们从早上8时到晚上10时,忍饥挨饿,连选三次,最后屈服于袁世凯的武力,将袁世凯捧上正式大总统的宝座。 第一步: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后,又立即解散国会。
第二步:1914年5月,废除《临时约法》,改行《中华民国约法》,把大总统的权力扩大到几乎和皇帝一样。
第三步: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为10年,并可无限期连任,继承人也由现任总统推荐,暴露了他想当名副其实的皇帝的野心。二十一条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 本 利用袁世凯复辟的野心;
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时机;
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
袁世凯 为复辟帝制;必须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以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换取日本的支持。
相互利用1915年5月,袁世凯几乎全盘接受了“二十一条”,
史称“五九国耻”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民国洪宪元年”,
宣布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 三、护国战争孙中山发表
《讨袁宣言》
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告独立,
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蔡锷李烈钧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袁世凯复辟失败1916年3月22日,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后宣布
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在讨伐声中去世。护国战争结束。四、军阀割据段祺瑞
(1865-1936年)曹锟
(1862-1938)冯国璋
(1859-1919年)张作霖
(1875-1928)陆荣廷
(1856-1928年)唐继尧
(1883-1927年)军阀割据夫去满洲一专制,转生出
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
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
民愈不聊生矣!
——孙中山左起曹汝霖、刘冠雄、陆征祥、段祺瑞、钱能训、段芝贵、朱深、傅增湘北洋军阀部分统领合影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改行《中华民国约法》掌握实权刺杀宋教仁镇压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
复辟帝制军阀
混战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部分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1916年元旦登基 失败主要派系 1.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临时约法》被废止
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
A2. 1912年3月宋教仁被杀后,孙中山号召讨伐袁世凯,发起了 ( )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维新变法运动
D 洋务运动B3.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连任
②废除《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会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C4.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护国军力量强大
B.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帝国主义放弃对袁世凯的支持B5.北洋军阀集团内部各派系都奉行“一朝天子一朝臣”
的信条。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一朝失势,树倒猢狲
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是北洋军阀集团
派系势力消长的真实写照。北洋军阀时期中国的政局
特点是 ( )
A.政局统一,国家发展
B.军阀割据、国家四分五裂
C.国家法制得到健全
D.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B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